31.不信者们说:“我们绝不信这《古兰经》,也不信以前的经典。”你必将看见不义的人被拘留在他们的主那里,他们互相辩驳。被欺负的人们将对骄傲的人们说:假若没有你们,我们必定是归信的。
32.骄傲的人们将对被欺负的人们说:“当正道来临你们的时候,我们曾妨碍你们遵循正道吗?不然,是你们自己犯罪的。”
33.被欺负的人们将对骄傲的人们说:“不然!这是你们昼夜策划的计谋。当时,你们让我们不信安拉,让我们为他树立许多匹敌。”当他们看见刑罚的时候,他们暗自悔恨。我要让不信者脖子戴上枷锁,他们只受到自己行为的回报。
人类被赋予决定自己信仰的自由,他们可以接受正信,也可以固守迷信,也可以否认死后的复活及后世的清算。但在后世,利弊功过都将真相大白。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向怀疑和否定后世的人强调了复活的必然性,在这里预示了迷误者在后世与误导他们的人之间的对话,并指出责有攸归,无以旁贷,双方都难逃其咎。
31. 安拉在“黄牛”章开始的数节经文中指出,在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问题上,人分为三种——归信者、否认者、伪信者。也即大多数人属于否认者,正如安拉在《古兰经》中屡屡提到“人类的大多数不归信”。这节经文提到的不信者,正是第二种人,他们明确表示:“我们绝不信这《古兰经》,也不信以前的经典。”即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降经典、派使者之说。事实上,他们信与不信,只关乎他们自身的利益。且看他们在后世的窘态:“你必将看见不义的人被拘留在他们的主那里,他们互相辩驳。”那时,他们要为自己的悖逆寻找客观理由,以开脱罪责。他们首先想到的,是曾向他们传播荒谬信仰,歪理邪说的人。他们不说自己是为了今世的利益和满足私欲顺从传播谬误者,而是将责任全盘推给对方:“被欺负的人们将对骄傲的人们说:假若没有你们,我们必定是归信的。”这里的“被欺负的人”显然指被愚弄的人,而“骄傲的人”则指那些向人们灌输反动思想和信仰的人。其实,问题的症结并不完全在于误导者一方的影响,而在于人本身没有运用自己的理性,没有发挥安拉赋予的辨别力,况且还掺杂了大量的私欲成分,否则为何一些人仍然坚持正信,遵从正道!
32. 正因为这样,那些“骄傲的人们”必为自己辩解:“骄傲的人们将对被欺负的人们说:‘当正道来临你们的时候,我们曾妨碍你们遵循正道吗?不然,是你们自己犯罪的。’”意思是说,他们固然传播了荒谬信仰和思想,但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去接受它,是人们自己接受的。问题在于人自身的劣根性,是悖逆者自身的欲望与灌输荒谬思想者的邪说不谋而合。
33. 仍不服输的“被欺负的人们”依然将罪责归咎于对方:“被欺负的人们将对骄傲的人们说:‘不然!这是你们昼夜策划的计谋。当时,你们让我们不信安拉,让我们为他树立许多匹敌。’”意即你们虽然没有强迫我们接受迷信邪说,但你们想方设法用所谓的理论让我们相信这个宇宙没有创造者、没有后世、没有死后复活、没有清算……然后你们让我们崇拜别的东西,如金钱、地位、私欲、人物、偶像等等,难道这还不够吗?
他们之所以这样推脱罪责,是因为他们此时已经亲眼看到安拉的严刑峻罚而悔恨不已:“当他们看见刑罚的时候,他们暗自悔恨。”但此时悔之晚矣:“我要让不信者脖子戴上枷锁,他们只受到自己行为的回报。”即误导者和被误导者,愚弄者和被愚弄者,跟随者和被跟随者都难逃其咎。刑罚不会因他们的辩解、推托而减少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