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每逢我派遣警告者到一个城市去,那里的富豪们总是说:“我们绝不信你的使命。”
35.他们说:“我们财富更多,儿子更多,我们将来绝不受惩罚。”
36.你说:“我的主给他意欲的人放宽给养,给他意欲的人缩减给养。但众人大半不知道。”
37.你们的财产、你们的儿子,都不能使你们稍稍地亲近我;但归信而且行善的人,将因他们的行为而受加倍的报酬,他们将安居美宅。
38.那些以为我无奈于他们而竭力反对我的迹象的人,将被迫受刑。
39.你说:“我的主给他意欲的仆人放宽给养,给他意欲的仆人缩减给养。你们施舍的任何东西,他都会给予补偿;他是最优的供给者。”
安拉在这里告诉我们,人们对真理持悖逆立场,除了误导因素之外,还有另外一种原因,那就是为富不仁,恃财倨傲。事实上,人们所占有的物质财富的多寡,并不代表安拉对他们的喜悦与恼怒,而只是安拉考验他们的一种方式。
34. 安拉指出一个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一以贯之的罪恶现象:“每逢我派遣警告者到一个城市去,那里的富豪们总是说:‘我们绝不信你的使命。’”反对使者和正信的人,首先是有钱有势,奢华无度者。他们因为钱权兼备而以为自己是最高贵的人,从而敢于反对与自己欲望不合的人和事。
35. 此外,还有一种错误的观念在指使他们拒绝真理:“他们说:‘我们财富更多,儿子更多,我们将来绝不受惩罚。’”即他们以为,在众多的人当中,惟独他们能够得到大量财富和儿女,这本身就说明他们的优越性,说明安拉对他们的喜悦,即使他们为所欲为,也不会遭到惩罚。
36. 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他们,安拉使谁生活宽裕,使谁生活窘迫,只是安拉自由意志的体现,是安拉考验人的一种方式:“你说:‘我的主欲使谁的给养宽裕,就使他宽裕;欲使谁的给养窘迫,就使他窘迫。但众人大半不知道。’”物质财富是“双刃剑”,看人如何认识,如何利用。它并不代表占有者的优越,更不代表安拉的喜悦。相反,它有时代表安拉对其拥有者的惩罚。如安拉所说:“他们以为我用来资助他们的财产和子孙,是我用来使他们快速获得福利的吗?不然,他们是不晓得的。”(23:55-56)“他们的财产和子嗣,不要使你赞叹,安拉要用它在今世生活中惩治他们。”(9:55)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并不看你们的外貌和钱财,而要看你们的心灵和功干。”(艾哈迈德、穆斯林、伊本•玛哲辑录)
37. 的确,安拉的“赐予”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恼怒的赐予和喜悦的赐予。得到前一种“赐予”的人,则是那些为富不仁,仰仗钱财子女极尽作恶之能事的人。他们的钱财和子女是他们与安拉之间的屏障:“你们的财产、你们的儿子,都不能使你们稍稍地亲近我。”获得后一种赐予的人,必然是虔信安拉,借助安拉的恩赐力行善功之人。他们将拥有的财产和儿女全部奉献于履行主命,传播真理,伸张正义的事业。他们的钱财和儿女成为他们接近安拉的有利途径,使他们成为两世幸福的人:“但归信而且行善的人们,将因他们的行为而受加倍的报酬,他们将安居美宅。”
38. 至于那些恃财倨傲,作恶无忌,竭力反对天启和正信的人,安拉在后世将强制他们接受惩罚:“而那些以为我无奈于他们,从而竭力反对我的迹象的人,将迫使受刑。”
39. 安拉命令先知告诉世人,无论获得财富还是遭遇贫困,都是安拉的意欲和考验:“你说:我的主给他意欲的仆人放宽给养,给他意欲的仆人缩减给养。”人应坚持贫而不谄,富而不骄的原则。贫困时勤劳并坚忍,富裕时谦虚且好施:“你们所施舍的任何东西,他都会予以补偿;他是最优的供给者。”一个人为安拉而施舍,不但不会使他的财富减少,反而会增加——因为他将今世有限的财富变成了后世无限的储蓄。在古都斯圣训中,安拉说:“你费用,我就给你费用。”(穆斯林辑录)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每当人迎来一个早晨时,总有两位天使为他们祈祷,其中一位说:‘主啊,求你使付出者富裕!’而另一个说:‘主啊,求你使吝啬者贫穷!’”(布哈里、穆斯林辑录)先知告诫比俩勒说:“比俩勒,你费用吧!你千万不要担心拥有阿尔什的主会减少你的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