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ءَايَةٞ لَّهُمُ ٱلۡأَرۡضُ ٱلۡمَيۡتَةُ أَحۡيَيۡنَٰهَا وَأَخۡرَجۡنَا مِنۡهَا حَبّٗا فَمِنۡهُ يَأۡكُلُونَ (33) وَجَعَلۡنَا فِيهَا جَنَّـٰتٖ مِّن نَّخِيلٖ وَأَعۡنَٰبٖ وَفَجَّرۡنَا فِيهَا مِنَ ٱلۡعُيُونِ (34) لِيَأۡكُلُواْ مِن ثَمَرِهِۦ وَمَا عَمِلَتۡهُ أَيۡدِيهِمۡۚ أَفَلَا يَشۡكُرُونَ (35) سُبۡحَٰنَ ٱلَّذِي خَلَقَ ٱلۡأَزۡوَٰجَ كُلَّهَا مِمَّا تُنۢبِتُ ٱلۡأَرۡضُ وَمِنۡ أَنفُسِهِمۡ وَمِمَّا لَا يَعۡلَمُونَ (36) وَءَايَةٞ لَّهُمُ ٱلَّيۡلُ نَسۡلَخُ مِنۡهُ ٱلنَّهَارَ فَإِذَا هُم مُّظۡلِمُونَ (37) وَٱلشَّمۡسُ تَجۡرِي لِمُسۡتَقَرّٖ لَّهَاۚ ذَٰلِكَ تَقۡدِيرُ ٱلۡعَزِيزِ ٱلۡعَلِيمِ (38) وَٱلۡقَمَرَ قَدَّرۡنَٰهُ مَنَازِلَ حَتَّىٰ عَادَ كَٱلۡعُرۡجُونِ ٱلۡقَدِيمِ (39) لَا ٱلشَّمۡسُ يَنۢبَغِي لَهَآ أَن تُدۡرِكَ ٱلۡقَمَرَ وَلَا ٱلَّيۡلُ سَابِقُ ٱلنَّهَارِۚ وَكُلّٞ فِي فَلَكٖ يَسۡبَحُونَ (40) وَءَايَةٞ لَّهُمۡ أَنَّا حَمَلۡنَا ذُرِّيَّتَهُمۡ فِي ٱلۡفُلۡكِ ٱلۡمَشۡحُونِ (41) وَخَلَقۡنَا لَهُم مِّن مِّثۡلِهِۦ مَا يَرۡكَبُونَ (42) وَإِن نَّشَأۡ نُغۡرِقۡهُمۡ فَلَا صَرِيخَ لَهُمۡ وَلَا هُمۡ يُنقَذُونَ (43) إِلَّا رَحۡمَةٗ مِّنَّا وَمَتَٰعًا إِلَىٰ حِينٖ (44)
【译文】

33.旱死的大地,对他们是一种迹象:我使它复苏,长出粮食,供他们食用。
34.我在大地上创造许多椰枣园、葡萄园,我使泉水从地中涌出,
35.以便他们食其果实和他们亲手做出的,难道他们不感谢吗?
36.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他创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产的,他们自身,以及他们所不知道的。
37.夜,对他们是一种迹象:我以它消除白昼,于是他们处在黑暗中。
38.太阳疾行,至一定所,那是万能的、全知的主所预定的。
39.月亮,我为它预定星宿,直到它再变得像枯弯的椰枣枝一样。
40.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也不得超越白昼,各在一个轨道中游移。
41.他们还有一种迹象:我使他们的子孙乘坐满载的船舶。
42.我为他们创造了像船舶一样可供骑乘的东西。
43.如果我意欲,就把他们淹死。他们不会有任何援助者,也不会获救;
44.除非因为我的恩惠,让他们享受一时。

『提示』

前面的经文告诉我们,更迭的历史是吸取前人教训的鲜活教材,但人们却对此置若罔闻,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安拉的全能、死后复活及清算、回报等缺乏正确认识。因此,这几节经文列举了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造物主全能的证据。

【注释】

33. 在人类的生存环境中,安拉全能、伟大、独一的证据和死后复活的例证比比皆是,不可悉数。举其荦荦大者如:“旱死的大地,对他们是一种迹象:我使它复苏,长出粮食,供他们食用。”即水分枯竭的不毛之地,经雨水滋润恢复生机,长出各种颜色形状不同、营养裨益各异的茂密植物,供人类和他们的牲畜食用。除安拉外,有谁能使滋润的雨水从天而降?又有谁能给干旱的大地赋予复苏的机理?人类生命的死后复活,与旱死大地的复苏有何差异?
34-35.安拉在大地上创造了供人们享受的主食和副食:“我在大地上创造许多椰枣园、葡萄园,我使泉水从地中涌出,以便他们食其果实和他们亲手做出的。”各种食物均匀地分布在地球上,所有人都能享受。就其所含的丰富营养、给人带来的享受乐趣而言,绝非人能创造。“他们亲手做出的”指人们用上述果实加工的各种食物和饮品。科学研究表明,地球上的一切(包括环绕地球的生命圈)的构成,均与人类的需要完全吻合,由此可以断言,地球上的一切物质和机制都是为人类而创设的。安拉以此辅助人类完成代治大地的大业,人类应该为之感恩,但是除少数人外,大多数人并不感恩。所以,安拉质问:“难道他们不感谢吗?”这里的“感谢”,显然是指专一信仰和崇拜安拉。
36. 然而,许多人不但没有认主独一,拜主独一,感谢主恩,反而以人的能力比拟安拉,甚至为安拉树立匹敌。所以,经文强调安拉的超绝性:“赞颂安拉超绝万物!”一切均为安拉所创造。安拉将人所知及未知的一切,创造成“成双成对”——阴阳、正负的:“他创造一切配偶——地面所生产的,他们自身,以及他们所不知道的。”“我将每种物造成配偶,以便你们觉悟。”(51:49)意思是说,安拉是绝对独一的,不可用任何“成对”的被造物比拟他,或视之为与安拉同等。
37-40.安拉全能伟大的迹象不仅遍布大地,而且充满苍穹:
(1)“夜,对他们是一种迹象:我以它消除白昼,于是他们处在黑暗中。”安拉创造白昼供人类劳作谋生,创造黑夜让人类休憩将养。夜至昼去,昼来夜返,周而复始。如安拉所说:“他使黑夜追求白昼,而遮蔽它;他把日月和星宿造成顺从他的命令的。”(7:54)经文中的“于是他们处在黑暗中”,指昼出夜入对人类而言是客观规律,只能接受,无法选择。
(2)“太阳疾行,至一定所,那是万能的、全知的主所预定的。”太阳依循既定轨道运行,给地球带来光和热,是一切生命不可或缺的条件。经文中的“定所”,经注家们有多种解释。其一为伊玛目伊本•凯西尔援引布哈里辑录的圣训所作的诠释:艾布•赞尔说,有一次,太阳落山的时候,他正好与先知在清真寺里。先知问他:“艾布•赞尔,你知道太阳降落在哪里吗?”他说:“安拉和使者最知道。”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它去阿尔什下面,叩拜安拉。正如安拉所说:‘太阳疾行,至一定所,那是万能的、全知的主所预定的。’”先知的这一解释道出的是一种幽玄境界,属人类理性之阙如,只须确信,无以探究。另一种解释,“定所”指安拉为太阳设置的固定轨道。
(3)“月亮,我为它预定星宿,直到它再变得像枯弯的椰枣枝一样。”安拉为月亮设置了二十八宿,每夜进住一宿,在三十天的月份隐没两夜,二十九天的月份隐没一夜,最后变得细小如弓,恢复最初的样子——宛如干枯而弯曲的椰枣枝。如同太阳让人识别昼夜一样,月亮也代表月份的进度。如安拉所说:“他们询问新月的情状,你说:‘新月可为人事和朝觐计时。’”(2:189)“他曾以太阳为发光的、以月亮为光明的,并为月亮而定列宿,以便你们知道历算。”(10:5)“我以昼夜为两种迹象,我抹掉黑夜的迹象,并以白昼为明亮的,以便你们寻求你们的主的恩惠,以便你们知道历法和算术。”(17:12)
(4)“太阳不得追及月亮,黑夜也不得超越白昼,各在一个轨道中游移。”即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进度彼此有别而各行其道,两者不会汇合或发生冲撞。
41-44.安拉讲述苍穹中的部分迹象之后,让人们关注创造于大海的迹象:
(1)“他们还有一种迹象:我使他们的子孙乘坐满载的船舶。”即安拉赋予江河湖海运载船舶的浮力,使之将客货流通至各地。
(2)“我为他们创造了像船舶一样可供骑乘的东西。”对这句经文,经注家们有多种解释,有人说指骆驼,因骆驼通常被称作陆地之舟;也有人说指供人类乘坐的所有交通工具,船舶、汽车、火车、电车、飞机等均在此列。如安拉所说:“他创造马、骡、驴,以供你们骑乘,作你们的装饰。他还创造你们所不知道的东西。”(16:8)也就是说,安拉赋予不同时代的人制造各种交通工具的智慧,赋予那些物质被人类塑造和役使的机能。
(3)“如果我意欲,就把他们淹死。他们没有任何援助者,他们将不获拯救。”既然安拉使船舶稳行于水面,也可以使其失衡,让水失去漂浮力,使客货沉没水底。这完全取决于安拉的意欲。真要出现那种情况,打捞或救援的努力将徒劳无益。除非安拉意欲让面临危险的人继续存活:“除非因为我的恩惠,让他们享受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