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إِذَا قِيلَ لَهُمُ ٱتَّقُواْ مَا بَيۡنَ أَيۡدِيكُمۡ وَمَا خَلۡفَكُمۡ لَعَلَّكُمۡ تُرۡحَمُونَ (45) وَمَا تَأۡتِيهِم مِّنۡ ءَايَةٖ مِّنۡ ءَايَٰتِ رَبِّهِمۡ إِلَّا كَانُواْ عَنۡهَا مُعۡرِضِينَ (46) وَإِذَا قِيلَ لَهُمۡ أَنفِقُواْ مِمَّا رَزَقَكُمُ ٱللَّهُ قَالَ ٱلَّذِينَ كَفَرُواْ لِلَّذِينَ ءَامَنُوٓاْ أَنُطۡعِمُ مَن لَّوۡ يَشَآءُ ٱللَّهُ أَطۡعَمَهُۥٓ إِنۡ أَنتُمۡ إِلَّا فِي ضَلَٰلٖ مُّبِينٖ (47) وَيَقُولُونَ مَتَىٰ هَٰذَا ٱلۡوَعۡدُ إِن كُنتُمۡ صَٰدِقِينَ (48) مَا يَنظُرُونَ إِلَّا صَيۡحَةٗ وَٰحِدَةٗ تَأۡخُذُهُمۡ وَهُمۡ يَخِصِّمُونَ (49) فَلَا يَسۡتَطِيعُونَ تَوۡصِيَةٗ وَلَآ إِلَىٰٓ أَهۡلِهِمۡ يَرۡجِعُونَ (50) وَنُفِخَ فِي ٱلصُّورِ فَإِذَا هُم مِّنَ ٱلۡأَجۡدَاثِ إِلَىٰ رَبِّهِمۡ يَنسِلُونَ (51) قَالُواْ يَٰوَيۡلَنَا مَنۢ بَعَثَنَا مِن مَّرۡقَدِنَاۜۗ هَٰذَا مَا وَعَدَ ٱلرَّحۡمَٰنُ وَصَدَقَ ٱلۡمُرۡسَلُونَ (52) إِن كَانَتۡ إِلَّا صَيۡحَةٗ وَٰحِدَةٗ فَإِذَا هُمۡ جَمِيعٞ لَّدَيۡنَا مُحۡضَرُونَ (53) فَٱلۡيَوۡمَ لَا تُظۡلَمُ نَفۡسٞ شَيۡـٔٗا وَلَا تُجۡزَوۡنَ إِلَّا مَا كُنتُمۡ تَعۡمَلُونَ (54)
【译文】

45.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当畏惧你们之前发生的和你们以后面临的,以便你们蒙主的怜悯。”
46.每逢他们的主的一种迹象来临他们,他们便背弃它。
47.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应当分舍安拉赐予你们的。”那么,不信者将对归信者说:“我们何必供养安拉意欲就会供养的人呢?你们只是在明显的迷误中。”
48.他们说:“这个警告什么时候实现?如果你们是说实话的。”
49.他们只等待一声呐喊,它将在他们纷争的时候袭击他们;
50.他们不能立遗嘱,也不能回家去。
51.号角一响,他们就从坟墓出来,奔向他们的主。
52.他们将说:“伤哉我们!谁将我们从卧处唤醒?这正是至仁主应许的,使者们所言属实。”
53.才听见一声呐喊,他们就统统被拘禁在我这里。
54.在那日,任何人不受丝毫亏枉;你们只依自己的行为得到回报。

『提示』

前面的经文列举了安拉全能于复活的部分证据。这里揭示了悖逆者的愚顽、无情、刁钻,以及他们在后世的悲惨结局。

【注释】

45. 安拉告诉我们,丧失正信者,确已丧失权衡成败利弊的能力:“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当畏惧你们之前发生的和你们以后面临的,以便你们蒙主的怜悯。’”即信士见他们对自己的行为和将来的后果无所顾忌,便出于关心和同情规劝他们:历史上所有作恶者都遭到了应有的惩罚,等待他们的还有后世的痛刑。你们应该醒悟,弃恶从善,以便获得安拉的慈悯而保全今后两世的利益。此节经文省略了结句,即每当有人这样劝告,他们总是拒绝,如下节经文所证明。
46. 他们不但拒绝信士的规劝,而且断然否定来自安拉的任何迹象:“每逢他们的主的一种迹象来临他们,他们便背弃它。”其实,如果他们走出自我封闭状态,参悟、思考《古兰经》、先知穆罕默德的文盲身份所包涵的奇迹性,那么就不会如此断然地拒绝关乎他们两世利益的教诲。
47. 人一旦丧失正确信仰,也就失去了使天性正常发挥作用的契机,进而正义感、同情心、远见惠识等优秀特质与其无缘:“如果有人对他们说:‘你们应当分舍安拉所赐予你们的。’那么,不信者将对归信者说:‘我们何必供养安拉意欲就会供养的人呢?’”即当别人劝告同情和救济那些缺衣少食的贫困者时,他们竟断然拒绝,而且还理由凿凿:那些穷人,我们不必供养他们,安拉意欲的话自然会供养他们;而如果安拉不欲供养他们,我们去供养他们有何必要呢?他们反过来嘲弄规劝者多此一举,不明事理:“你们只是在明显的迷误中。”诚然,使谁富裕、使谁贫困,取决于安拉的意欲。如安拉所说:“如果安拉使他的仆人享受宽裕的给养,他们必在大地上作恶;故他依定量而降下他所欲降的给养。对于他的仆人,他确是彻知的,确是明察的。”(42:27)但是,人应该尽自己的本份,而不能为自己的吝啬开脱,况且人的吝啬与慷慨,完全关乎自身的利益。安拉说:“至于赈济贫民,敬畏安拉,且承认至善者,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易的结局。至于吝惜钱财,自谓无求,且否认至善者,我将使他易于达到最难的结局。”(92:5-10)
48. 同样,当先知和穆斯林劝告他们弃恶从善,为复生日的清算做准备时,他们也予以嘲弄:“他们说:这个警告什么时候实现呢?如果你们是说实话的。”言下之意,后世、复活均属臆造之事。
49-50.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表明他们宁可以身试法,也不愿意接受劝告。事实上,他们是在等待那震死一切生命的“号角”吹响:“他们只等待一声呐喊。它将在他们纷争的时候袭击他们;他们不能立遗嘱,也不能回家去。”大量经训告诉我们,复生日的第一声号角将在人们完全不在意的情况下吹响。那时人们可能正在争论复生日是否存在,或者正在为俗世的买卖争执不休。如安拉所说:“在他们不知不觉时,我惩治他们。”(7:95)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复生日一定到来。那时或许两个人正在展示一块衣料,还没有决定买或卖。就在布还没有卷起的时候,复生日到了。或许那时一个人正在粉刷他的水池,他还没来及喝池中的水,复生日就到了。或许那时一个人刚刚挤了羊奶,还没来及喝,复生日就来了。或许一个人刚刚把一口食物放到嘴边,还没来及吃下去,复生日就到了。”(布哈里、穆斯林辑录)复生日到来之突然和迅速,令人猝不及防,以至来不及为家人留遗嘱,或回去与家人作别。关于经文中的“号角”,经训仅告诉我们是一种能够吹响,声音足以震死一切生命的“角”,但其实质如何,属于人类理性之阙如,只须确信,无以探究。
51. 第一次号角声是死亡之号,第二次号角声是复活之号:“号角一响,他们就从坟墓出来,奔向他们的主。”万物顷刻复苏,整齐划一地前往“集合地”接受安拉的审判。
52. 那些恶人虽然已在坟墓经受种种磨难,但复活后一见惊恐场面,觉得即使留在坟墓,处境也比现在好,于是发出绝望的呼号:“伤哉我们!谁将我们从卧处唤醒?”天使立即告诉他们:“这是至仁主所应许的,使者们已说实话了。”即呼号和后悔此时已毫无裨益。
53. 密布于大地的人类的死亡与复活,只在转瞬之间:“才听见一声呐喊,他们就统统被拘禁在我这里。”“那只是一次吼声,他们忽然在地面之上。”(79:13-14)“复活时刻的到来,只在转瞬间,或更为迅速。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16:77)
54. 这是绝对公正的清算之日:“在那日,任何人不受丝毫亏枉;你们只依自己的行为而受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