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那是更美好的款待呢?还是攒苦木树?
63.我以它为不义者的折磨。
64.它是火狱底生长的一棵树,
65.它的果实,仿佛魔头。
66.他们必定要吃那些果实,用它装满肚腹。
67.然后他们必定要在那些果实上加饮沸腾的浊汤,
68.然后他们必定要回到火狱。
69.他们必定会发现他们的祖先是迷误的,
70.他们却依着他们踪迹而奔驰。
71.在他们之前,大半的古人确已迷误了。
72.我在他们中确已派遣许多警告者。
73.你看!被警告者的结局是怎样的?
74.除非安拉的纯洁的仆人们。
安拉具体地描述了信士在乐园中的幸福之后,在这里形象地描述了受刑者在火狱中的悲惨情形。需要说明的是,《古兰经》描述的后世情形,无论是火狱还是乐园,均属于“预先展示”,因为世界末日、清算日尚未到来。预展的目的在于让人们闻之憬悟,弃恶从善。
62-68.人类向来善于趋利避祸——安拉确实赋予人类这样的能力,但是,人们并未用其辨别真正的利和害。安拉让人们比较:“那是更美好的款待呢?还是攒苦木树?”即乐园的珍馐佳饮更好呢?还是火狱居民吃的 “攒苦木树”更好?据说,“攒苦木”是阿拉伯半岛帖哈麦地区生长的一种小叶树,果实如同魔头,丑陋无比,肉苦味臭,难以下咽,本不是可食之物。但是,安拉在火狱底层使其生长,让悖逆者用以充饥:“我以它为不义者的折磨。它是火狱底生长的一棵树;它的果实,仿佛魔头。他们必定要吃那些果实,而以它充实肚腹。”这是对他们在今世随心所欲、饮食无忌的惩罚。他们要受的折磨远不止于此:吃难以下咽的苦果后,还要喝沸腾的浊水:“然后他们必定要在那些果实上加饮沸水的浊汤。”然后,回到火狱继续受刑:“然后他们必定要回到火狱。”他们就这样周而复始地遭受各种惩罚,永无休止。如安拉所说:“这是犯罪者所否认的火狱。他们将往来于火狱和沸水之间。”(55:43-44)
69-70.他们遭受这种残酷惩罚的原因是盲从前人的迷信:“他们发现自己的祖先是迷误的,他们却依着他们的踪迹而奔驰。”即他们的祖先奉行某种荒谬的信仰、主义或学说,他们不加思索地盲从祖先,荒废了安拉赋予的理性和辨别力。
71-73.安拉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人由于盲从、荒废理智而陷入迷误:“在他们之前,大半的古人确已迷误了。”安拉在各个时代、各个民族中都派遣了使者,向他们传播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天启信仰,并以火狱警告悖逆者:“我在他们之间,确已派遣过许多警告者。”但是,大多数人拒绝真理,结果遭到灭绝:“你看!被警告者的结局是怎样的?”
74. 当然,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乏虔诚归信者,安拉总是保护他们,通过他们使正信的火种世代赓续:“除非安拉的纯洁的仆人们。”对麦加时期的先知穆罕默德与穆斯林大众,这无疑是一种安慰和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