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当人遭遇患难的时候,他便祈祷他的主、归依他,然后,当他赏赐他恩惠的时候,他就忘记了以前的祈祷,还为安拉树立若干匹敌,误导人偏离他的大道。你说:“你暂时享受你的不信吧!你必将是火狱的居民。
9.这些人好呢?还是在夜间专心拜主,叩头立正,谨防后世,希望主恩的人好呢?”你说:“有知识者与无知识者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批驳了多神崇拜的荒谬性、确立了造物主的独一性。在这里,列举了多神崇拜者在信仰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和不严肃性,表彰了穆斯林对安拉的始终如一。
8. 信仰的拥有者是否始终如一,是否在任何情况下坚定恪守,是鉴别真假信仰的一种尺度。因为,摇摆不定意味着那种“信仰”的不可靠性、可疑性,尤其在人身处患难的时侯:“当人遭遇患难的时候,他便祈祷他的主、归依他,然后,当他赏赐他恩惠的时候,他就忘记了以前的祈祷,还为安拉树立若干匹敌,误导人偏离他的大道。”这就是阿拉伯多神崇拜者的所谓信仰。遇到患难,他们深知自己长期崇拜的偶像毫无补益,于是虔诚祈祷万能的主,并对他毫无二心——此时正是人的纯洁天性发现的时候;而当患难解除,事过境迁,他们又故态复萌,甚而变本加厉——不但自己继续崇拜偶像,还反对甚至迫害追求真理的人。之所以这样,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将信仰视为一种功利手段,而非人生的准则和方向:“当你们在海上遭受灾害的时候,你们向来所祈祷的已回避你们了,而你们只有祈祷主了。当主使你们平安登陆的时候,你们背叛了主。人原是辜恩的。”(17:67)“当人遭遇灾害的时候,便卧着、坐着、站着向我祈祷。待我解除他们的灾害时,他们就继续作恶,彷佛不曾祈求我解除他们的灾害一样。过分的人们是这样为他们的行为所迷惑的。”(10:12)他们是一伙及时行乐,得过且过之人,所以安拉命令先知警告他们:“你说:你暂时享受你的不信吧!你必将是火狱的居民。”“你们享受吧,你们必归于火狱!”(14:30)“我使他们稍稍享受幸福,然后,强迫他们去受严厉的刑罚。”(31:24)
9. 安拉让我们在两种人之间作一对比,看看究竟是哪一种人好:“这些人好呢?还是在夜间专心拜主,叩头立正,谨防后世,希望主恩的人好呢?”后者是真信士——他们对安拉的信仰和崇拜不受时间、条件、顺境、逆境的限制,而是与生命同步:在夜间专心拜主,叩头立正,谨防后世,希望主恩。不仅在白天,即使夜阑人静之时仍在静心叩拜安拉,畏惧后世的惩罚,渴望安拉的慈恩。他们这样做,是因为明晓生命的意义和宇宙万物存在的价值,他们与那些唯利是图、见风使舵的功利之徒有着天壤之别:“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是否认识万物存在的意义,是有无真知的标志;而能否区别真知与假知,则是有无理智的标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