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فَمَنۡ أَظۡلَمُ مِمَّن كَذَبَ عَلَى ٱللَّهِ وَكَذَّبَ بِٱلصِّدۡقِ إِذۡ جَآءَهُۥٓۚ أَلَيۡسَ فِي جَهَنَّمَ مَثۡوٗى لِّلۡكَٰفِرِينَ (32) وَٱلَّذِي جَآءَ بِٱلصِّدۡقِ وَصَدَّقَ بِهِۦٓ أُوْلَـٰٓئِكَ هُمُ ٱلۡمُتَّقُونَ (33) لَهُم مَّا يَشَآءُونَ عِندَ رَبِّهِمۡۚ ذَٰلِكَ جَزَآءُ ٱلۡمُحۡسِنِينَ (34) لِيُكَفِّرَ ٱللَّهُ عَنۡهُمۡ أَسۡوَأَ ٱلَّذِي عَمِلُواْ وَيَجۡزِيَهُمۡ أَجۡرَهُم بِأَحۡسَنِ ٱلَّذِي كَانُواْ يَعۡمَلُونَ (35) أَلَيۡسَ ٱللَّهُ بِكَافٍ عَبۡدَهُۥۖ وَيُخَوِّفُونَكَ بِٱلَّذِينَ مِن دُونِهِۦۚ وَمَن يُضۡلِلِ ٱللَّهُ فَمَا لَهُۥ مِنۡ هَادٖ (36) وَمَن يَهۡدِ ٱللَّهُ فَمَا لَهُۥ مِن مُّضِلٍّۗ أَلَيۡسَ ٱللَّهُ بِعَزِيزٖ ذِي ٱنتِقَامٖ (37)
【译文】

32.假借安拉的名义造谣,并且否认降临的真理者,有谁比他还不义呢?难道火狱里没有不信者的住处吗?
33.带来真理和确信真理的人,都是敬畏者。
34.在他们的主那里,他们将享受他们希望的幸福。那是对行善者的报酬。
35.安拉将勾销他们以往的罪行,并以他们所干的善功报酬他们。
36.难道安拉不能使他的仆人满足吗?他们以安拉之外的那些神灵恫吓你。安拉使谁迷误,谁就没有向导;
37.安拉引导的人,谁也不能使他迷误。难道安拉不是万能的、惩恶的主吗?

『提示』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驳斥了多神崇拜者的谬论——天使是安拉的女儿,并设比喻阐述了多神崇拜者和认主独一者的根本区别。在这几节经文中,继续揭露多神崇拜者的罪行:假托安拉名义捏造谎言、否认使者带来的真理等,并以火狱的惩罚警告他们。同时,向欣然接受正信和真理的人报喜:在后世,安拉将赦免他们以往的罪行,让他们得到希望的幸福。

【注释】

32. 这是多神崇拜者犯下的又一罪行:假借安拉的名义妄言安拉有子女,否认使者带来的正教。安拉对他们的结论是:“假借安拉的名义造谣,并且否认降临的真理者,有谁比他还不义呢?难道火狱里没有不信者的住处吗?”他们是最不义的人,火狱必将是他们的住处。
33.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为人类带来了决定他们两世幸福的真理——《古兰经》。追求真理的人,即刻接受先的号召,他们是谨防违抗安拉而切实保护自身利益的人:“带来真理和确信真理的人,都是敬畏者。”这里表示“敬畏”的(التقوى)一词,原意为保护、害怕、谨防,包含人对安拉的崇敬、对后世惩罚的畏惧和对自身利益的维护等多重含义。
34-35.由于这些人深谙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真理、遵循正道,所以力求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符合安拉的要求。安拉在后世将兑现为他们所许诺的一切幸福:
(1)“在他们的主那里,他们将享受他们希望的幸福。”经文中“他们希望的幸福”,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表达方式。意思是说,他们将得到人心所向往的一切幸福。圣训告诉我们,那是人类眼未所见、耳未所闻、心未想过的幸福。而这一切,是对达到“至善”——“拜主犹如见主”境界者的回报:“那是对行善者的报酬。”
(2)“安拉将勾销他们以往的罪行,并以他们所干的善功报酬他们。”人非天使,孰能无过。安拉的仁慈和宽容决定了将饶恕这些人所犯的种种过失,不计前愆,仅以他们生前的善功予以报赏。
36-37.人要想摆脱灾祸,获得幸福,就要真诚托靠安拉,因为唯有安拉才能使人实现这一愿望:“难道安拉不能使他的仆人满足吗?他们以安拉之外的那些神灵恫吓你。安拉使谁迷误,谁就没有向导;安拉引导谁,谁也不能使他迷误。”据传述,阿拉伯多神教徒曾恐吓先知穆罕默德和穆斯林说,如果不停止对偶像的批驳,就会遭到厄运。为此,安拉降示这几节经文,鼓励穆斯林继续与迷信和邪恶作斗争,不必担心那些泥石偶像会给自己带来什么伤害。这里的“安拉使谁迷误,谁就没有向导;安拉引导的人,谁也不能使他迷误”,意思是说,对于人的善恶选择,安拉将顺其自然,不予强制性改变——对于择善而从者,安拉予以支持和援助;对于自甘堕落者,安拉任其下滑。最终,安拉必赏善罚恶:“难道安拉不是万能的、惩恶的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