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当人遭遇患难时,就祈祷我;一旦我赐予他恩惠,他便说:“我获得这恩惠,是因为我有知识。”不然!那是一种考验,但他们大半不知道。
50.他们之前的人也说过这样的话,但他们所营谋的一切,对他们毫无裨益,
51.他们已遭受自己罪行的报应。这些人中的不义者,将遭受自己罪行的果报,他们绝不能逃避天谴。
52.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安拉欲使谁给养宽裕,就使他宽裕;欲使谁给养窘迫,就使他窘迫。对于归信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
这是多神崇拜者的又一丑行:平时他们厌恶听到安拉的名字,而在危难时刻,却祈求全能的主宰拯救他们,当灾难过去再次获得安拉的恩惠时,他们又忘记安拉,将那些福利归功于自己的聪明才智。
49. 不信安拉的人遭遇人力难以祛除的灾难时,便真诚祈求全能的主拯救他们;而当安拉解除患难,使他们回到往日的平静和安逸时,他们将一切都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机智:“当人遭遇患难时,就祈祷我;一旦我赐予他恩惠,他便说:我获得这恩惠,是因为我有知识。”有人甚至声称自己之所以能够化险为夷、转危为安,是因为安拉知道他有此资格!这与前者有着同样的性质:骄傲自大,忘恩负义。实际上,这是安拉的考验,人们却毫无察觉:“不然!那是一种考验,但他们大半不知道。”安拉通过疾病与健康、逆境与顺境、贫困与富裕、厄难与安逸考验人,看人是否能从中认识到自己的渺小和安拉的伟大,从而感谢安拉、归依安拉。
50-51.其实,持这种态度和说这种话的,并非只有阿拉伯多神崇拜者,人类历史上不乏其人:“他们之前的人,也说过这样的话。”嘎伦也说过这样的话:“他说:我获得这些财富,只是因为我有特殊的知识罢了。”(28:78)但是,他们最终未能逃脱受惩罚的命运:“但他们所营谋的一切,对他们毫无裨益。”
安拉以同样的结局警告了阿拉伯多神崇拜者:“这些人中的不义者,将遭受自己罪行的果报,他们绝不能逃避天谴。”他们只能得意一时,不能平安一世。
52. 人如果运用安拉赋予的聪明才智,那么就完全可以认识到给养的宽窄差异所蕴含的哲理和规律。给养的宽窄根本不是由人支配的,而是“被安排”、“被限定”的。这个安排者和限定者就是创造万物的安拉:“难道他们不知道吗?安拉欲使谁给养宽裕,就使他宽裕;欲使谁给养窘迫,就使他窘迫。”这里的哲理及安拉全能、独一的迹象,只有拥有正信的人才能发现并受益:“对于归信的民众,此中确有许多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