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有经人中有一部分人,他们希望使你们迷误,其实他们只能使自己迷误,他们却不自觉。
70.有经的人们!你们明知安拉的迹象是真实的,为什么不信那些迹象呢?
71.有经的人们!你们为什么明知故犯地以伪乱真,隐讳真理呢?
72.有经人中一部分人说:“你们在早晨归信降给那些信众的经典,到晚夕再背叛它,你们这样做,或许能使他们叛教。
73.你们只可以信任信奉你们宗教的人——你说:“真正的引导,是安拉的引导!——以免别人获得和你们一样的知识,或在安拉那里为你们树立明证。”你说:“一切恩惠全由安拉掌握,他要恩赐他所意欲的人。”安拉是宽大的,全知的。
74.他为自己的慈恩而特选他意欲的人。安拉是有宏恩的。
在前面的经文中,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号召有经人遵奉众先知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信仰纲领,摒弃各种形式的多神崇拜,同时谴责他们关于易卜拉欣信仰的无知的争论,并强调“易卜拉欣绝不是犹太教徒,也不是基督教徒,而是坚持正教的穆斯林”这一事实。但是,面对这种提醒和劝诫,有经人并没有弃恶从善,归向正教,而是更加怀恨穆斯林,采用种种手段,设计种种陷阱试图让已获正信的穆斯林再度迷误。当然,他们的阴谋是无效的。
69. 一部分有经的人希望你们陷入迷误,这是安拉对他们丑恶的内心世界的揭露。这显示了安拉的全知全能。值得注意的是,安拉不但揭示了他们“希望你们陷入迷误”的罪恶心理活动,而且还客观地指出,这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的心态。在信士坚定的信仰面前,他们的这种企图以及采取的卑劣手段,不会产生他们期望的任何结果。而他们自己却背负了破坏正信的深重罪行,从而在迷途上愈走愈远。他们竟然丝毫没有意识到自身所受的损失!安拉在“黄牛”章中就已揭露过他们的这种罪行:“许多有经人都希望,你们在获得正信后再度变成悖主之人。那是由于他们对你们的嫉妒。”(2:109)他们的嫉妒表明,他们深知穆斯林拥有的是真理,因为一个嫉妒者不会嫉妒他人拥有的虚假的、无价值的东西。
70. 所以,安拉责问他们:既然你们内心相信穆斯林的信仰正确,你们的经典中也有关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可靠性的证据,那么你们为何断然否认安拉的迹象——《古兰经》呢?其根本原因和理由何在呢?
71. 安拉还责问他们:你们为何肆意曲解和篡改天经,并以假充真?为何隐瞒《讨拉特》和《引支勒》中预告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出现的经文?如此责问,除了给他们留有自新的机会,也为他们的丑行树立明证,以免他们在后世有所托辞。
72.“你们早晨归信降给那些信众的经典,晚上再背叛它……”这是他们内部的秘密,全知的安拉将其公诸于众。当时有经人中的阿丁依·本·宰德、哈里斯·本·奥弗等人暗中密谋:我们早上归信伊斯兰,到晚上再背叛它,如果有人问原因,就说我们发现他们的宗教中存在种种原先不知道的缺陷……这样做就可动摇他们的信仰,甚至可使他们反叛。但是,他们哪里知道,已经认识真理、坚信正理的人,是决不会背叛的,为了信仰,即使献出生命,他们也是在所不惜的。对这一点,他们自己也心知肚明。当时的罗马君主曾问尚未归信伊斯兰的艾布·苏夫扬:穆罕默德的归信者中是否有人背叛?艾氏回答:没有。
73. 有经人口头上说选拔先知的殊荣只属于他们,其实他们内心深处确信穆罕默德的确是先知,所以他们彼此告诫:无论怎样,必须一口咬定先知只能出自我们以色列人,这种殊荣不属于其它任何民族!这样做可以使穆斯林对他们的宗教丧失信心,甚至有可能动摇他们的信仰。他们竟然认为不让他人知道他们的这种妄言与实际情况之间的矛盾,就可以避免别人在安拉跟前与他们争论此事!在他们看来,许多事情,只要他们守口如瓶就能瞒过安拉!而安拉未让他们将话说完就告诉他们:真正的引导,是安拉的引导。安拉意欲引导的人,会响应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号召,坚信伊斯兰是真理,他们的阴谋不会产生作用。圣品、正道等一切幸福由安拉掌握,而不是由他们掌握,他将把它们赐予真正有资格的人。
74. 安拉遴选使者和先知,是他对世人的慈悯。安拉只会通过优秀者实现这种“慈悯”。这是安拉的独权,而不是哪个人、哪个民族仅凭主观愿望能得到的。他的恩惠是无限的,不限于某个民族或某些人。安拉全知有资格接受圣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