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有经的人中有这样的人:如果你托付他千万两黄金,他会奉还你;他们中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托付他一枚金币,他不会还给你,除非你紧追不舍。这是因为他们说:“如此对待文盲,对我们是无罪的。”他们明知故犯地假借安拉的名义造谣。
76.不然,凡践约而且敬畏的人,〔都是安拉所喜爱的〕,因为安拉确是喜爱敬畏者的。
77.以安拉的盟约和自己的誓言换取些微代价的人,在后世不获恩典,复生日,安拉不和他们说话,不理睬他们,不涤清他们的罪恶,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78.他们中确有一部分人,篡改天经,以便你们将它当做天经,其实,那不是天经。他们说:“这是安拉降示的。”其实,那不是安拉降示的,他们在明知故犯地假借安拉的名义造谣。
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揭露了有经人丑恶的内心世界,尽管反动、顽固、悖逆是他们的总体特征,但安拉仍然指出这只是他们中“一部分人”的所为。在这几节经文中,安拉客观公正地分析了有经人中的好人和坏人、忠诚者和欺骗者。
75. 安拉公允地告诉我们,在有经人中,的确有一些信守盟约、忠于信托的人。如阿卜杜拉·本·赛俩目、赛目艾勒·本·阿迪亚等。别人委托他们保管巨额财产,他们最终还是分文不少地归还人家。这些人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已归信了安拉的正教而拥有了正确的处世原则。当然,他们中还有一些人唯利是图、贪婪至极,即使别人让他们保管少量的钱财,他们也会赖帐。除非信托人通过诉讼、出示证据等手段方能讨回公道。如克尔布·本·艾什拉夫、凡哈斯·本·阿祖拉等,即属这种人。这些人,即使古莱什人让他们保管一块金币,他们也会矢口抵赖。他们之所以如此贪婪卑鄙,是因为错误的信仰和荒谬的人生原则在起作用。他们妄言《讨拉特》允许他们以任何方式享用那些文盲即阿拉伯人的财产,甚而只要不是犹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盘剥、吞并他们的财富都毫无罪过。他们自称是“安拉的选民”,地位永远优越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其它民族都是专供他们役使的奴隶。安拉告诉他们:他们的这种说法纯属违心的谎言,他们内心深知事实并非如此,他们这样说,只是在为他们的强盗行为作掩护罢了。
76. 其实,只有遵循正信原则,信守约会,忠于信托,以实际行动体现敬畏安拉之心的人,才是安拉降示的《讨拉特》所嘉奖的人。他们妄称剥削和掠夺非犹太人的财富无罪,其实在安拉的律法中,人人平等,无论剥削谁都是有罪的。他们应该如期如数主动交还信托物。这里的实践约言不仅指财产方面的委托,也包括在《讨拉特》中与安拉缔结的履行天启命禁的约定。假设犹太人真正履行这些约言,那么他们也就会接受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号召,也就不会在与人交往时使用双重标准了。
77. 不听安拉的劝诫而倒行逆施的人,他们的结局自然是在罪恶的泥淖里越陷越深,在后世入永久的火狱。犹太人在今世以假乱真、篡改经典、卖教求荣的行径表明,这个昔日以坚持正信著称,一度成为“全世界最优越的民族”,安拉曾赐予其超越它族聪明智慧的民族,现已变得目光短浅、人性泯灭,已成为全世界最卑劣的民族。他们已完全辜负安拉和使者的厚望,所以与他们享受的巨大恩典相对的是严厉的惩罚,与无上荣耀相对的是极端的凌辱:他们在后世没有任何福份,在安拉与仆人会面对话之时,不与他们对话,不看他们,也不让他们看见安拉,他们的罪行得不到赦免,他们将遭受永恒的刑罚。
78. 这是有经人中最反动、最危险的一种人,他们是一些所谓的学者、修士和领袖。在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代,他们中最具代表性者如卡尔布·本·艾什拉夫、马立克·本·绥夫、胡彦依·本·艾赫托布等。他们为达到篡改经典的目的,采用了种种极其狡诈的手段,如故意将正确的经文读错,或掺入他们伪造好的内容,然后装模做样地用诵经的腔调欺瞒众人,以让人们以为他们诵读的是天经的内容,其实那根本不是天经,而是他们私欲的挥发。他们巧言咒骂先知穆罕默德、篡改经文的例子实在太多了。如他们向先知穆罕默德祝安时将“平安”(السلام)一词的中间字母“俩目”去掉而说成(السام),意即“你真该死”;他们将《古兰经》中的“求你眷顾我们”的眷顾(راعنا)念做(رعونة),意为“愚蠢”;还如安拉说:“犹太教徒中有一群人,他们说:‘我们听而不从’,‘愿你听而不闻’,‘拉仪那’,他们这是在巧言谩骂,破坏正教。假若他们说:‘我们既听且从’,‘你听吧’,‘温祖尔那’,这对他们是更好的,是更正确的。”(4:46)
揭露有经人篡改经典的证据,在《古兰经》中举不胜举。如:“他们在理解之后明知故违地篡改了经典。”(2:75)“有经的人们!我的使者确已来临你们,他将揭示你们曾经隐瞒的许多经典内容。”(5:15)“他们使经文脱离其位。”(5:13)“你说:‘谁降示了穆萨作为世人的引导和光明的天经呢?你们把它抄录在一些散纸上,发表一部分,隐瞒大部分。’”(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