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在他们之前,我确已考验了法老的百姓。有一个高贵的使者来临他们,
18.说:“你们把安拉的众仆交给我吧!我确是派向你们的一个忠实的使者。
19.你们不要对安拉高傲。我必定给你们昭示明证。
20.我求庇于养育我的主和养育你们的主,免遭你们的迫害。
21.如果你们不归信我,那么就放开我吧!”
22.他祈祷他的主说:“这等人确是犯罪的民众。”
23.(主说):“你带着我的众仆夜间出走吧!你们必定要被追赶。
24.你让海水保持稳定,他们这些军队定被淹死。”
25.他们留下了多少园圃、泉源,
26.庄稼、美宅,
27.以及他们享受的福泽!
28.结局就是这样:我让别的民众继承了这一切,
29.天地没有为他们哭泣,他们也没有获得缓刑。
30.我确已使以色列的子孙摆脱了凌辱的刑罚——
31.法老的刑罚。他确是高傲的,确是过分的。
32.我确已本真知选拔他们,使他们优于各民族,
33.我赐予他们许多包含明显考验的迹象。
34.这等人必定要说:
35.“我们只有初次的死亡,我们不会复活。
36.你们把我们的祖先召唤回来吧,如果你们所言属实。”
37.他们更强大呢?还是屯拜尔的宗族更强大?他们之前的那些人,由于作恶多端,我予以毁灭。
38.我并没有游戏地创造天地万物,
39.我只本真理而创造之,但他们大半不知道。
安拉在揭示阿拉伯多神崇拜者的愚顽之后,这里以历史上的法老及其宗族的结局为实例,给世人阐明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历史一再证明,悖逆者无论多么强大、多么不可一世,最后的结局只有灭亡;阿拉伯多神教徒以及至今否认安拉独一和后世清算的人们,都无法逃脱坠入火狱的结局。
17-18.每个时代都不乏悖逆之人。古埃及暴君法老,还有与他同流合污的科普特人便是典型的例子。安拉曾考验他们,给他们派遣优秀先知穆萨:“在他们之前,我确已考验了法老的百姓。有一个高贵的使者来临他们。”穆萨以安拉使者的身份号召他们认主独一,拜主独一,摒弃人物崇拜。与此同时,先知穆萨请求法老释放长期被他奴役的以色列人:“你们把安拉的众仆交给我吧!我确是派向你们的一个忠实的使者。”
19. 先知穆萨声明,他从安拉那里带来了证实自己使者身份的奇迹,希望他们在安拉的迹象面前不要高傲自大:“你们不要对安拉高傲。我必定给你们昭示明证。”
20-21.然而,他们却以死亡威胁穆萨。穆萨充满自信地告诉他们,有安拉的保护,绝无杀死他的可能,希望他们即使不相信他的圣品,也不要试图加害于他:“我求庇于我的养主和你们的养主,免遭你们的迫害。如果你们不归信我,那么就放开我吧!”
22. 先知穆萨发现他们毫无归信的希望,便祈求安拉惩罚他们:“他就祈祷他的主说:这等人确是犯罪的民众。”“穆萨说:我们的主啊!你把今世生活的各种装饰和财富赐予了法老和他的贵族们,我们的主啊!这致使他们让人背离你的大道。我们的主啊!求你毁掉他们的财富,求你封闭他们的心。但愿他们不归信,直到看见痛苦的刑罚。”(10:88)
23-24.安拉答应了穆萨的请求,先命令穆萨趁夜色朦胧,悄悄率以色列人出走。而且预告法老必会尾追而来:“你带着我的众仆在夜间出走吧!你们必定要被追赶。”安拉让穆萨用手杖在红海上打开一条通道:“你为他们在海上开辟一条旱道,不要怕追兵赶上,也不要怕淹死。”(20:77)即你带人过海后,先不要用手杖击打海水使其合拢,诱使法老及其军队进入,然后再将他们全部淹没:“你让海水保持稳定,他们这些军队定被淹死。”
25-27.由于法老及其民众的不义,自追赶穆萨之时,他们就已踏上了不归路。他们将原先享受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抛在了身后:“他们留下了多少园圃、泉源,庄稼、美宅,以及他们享受的福泽!”
28. 毁灭法老及其臣民之后,安拉让历来受人奴役的以色列人继承了埃及王权及财富:“结局就是这样:我让别的民众继承了这一切。”“我使被欺负的民众,继承了我降福的土地的四境。以色列的后裔,能忍受虐待,故你的主对他们的最佳诺言已完全实现了。”(7:137)
29. 罪人的灭亡,意味着长期破坏社会肌体的毒瘤得到刈除。天地间没有谁为他们的厄运惋惜忧伤,他们曾经的辉煌和强大,也未能改变他们灭亡的命运:“天地没有为他们哭泣,他们也没有获得缓刑。”
30-33.以色列人则祸去福来,获得了长期憧憬的自由和不曾梦想的权力和地位。安拉描述他们命运的转折及其缘由说:“我确已使以色列的后裔摆脱了凌辱的刑罚——法老的刑罚。他确是高傲的,确是过分的。我确已本真知而选拔他们,使他们优于各民族,我赐予他们许多包含明显考验的迹象。”由于当时的以色列人顺从先知,遵奉天启教诲,安拉从法老的魔掌下拯救了他们,从他们中遴选了大量的先知,使他们成为当时最优秀的民族。安拉还通过先知穆萨,给他们带来了许多迹象,那显然是对他们的考验。然而好景不长,以色列人后来辜负主恩,变成了忘恩负义的典型。
34-35.安拉在追述历史之后,话题重新回到先知穆罕默德时代,揭露多神崇拜者对死后复活所持的否认立场:“这等人必定要说:我们只有初次的死亡,我们不会复活。”他们认为人的结局只有一死,并无死后复活的可能。如他们所说:“我们只有今世的生活,我们绝不复活。”(6:29)
36. 他们坚持此说,有一个天真的理由:“你们把我们的祖先召唤回来吧,如果你们所言属实。”即如果真的存在复活,那么你先让我们已经作古的祖先复活。事实上,先知用以警告他们的是后世的复活,而非今世的复活。尽管如果安拉意欲这并非难事,但真若那样,人们势必全部归信,从而也就失去了考验的意义。
37. 安拉以另一支远比古莱什人更为强大的阿拉伯部族——葛哈坦的屯拜尔人的结局警告他们:“他们更强大呢?还是屯拜尔的宗族更强大?”意即如果比能力和势力,你们更强大还是他们更强大呢?屯拜尔人国家发达,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历史悠久,但因不义未能避免遭毁灭的结局。此外还有许多民族,如阿德人、赛莫德人,也因作恶多端,不思悔悟而遭到灭绝:“他们之前的那些人,由于作恶多端,我予以毁灭。”
38. 经文列举了安拉全能睿智的部分证据,证明安拉是全能于使死者复活的:“我并没有游戏地创造天地万物。”即安拉创造的任何一物,都具有深邃的哲理——证明安拉的全能、睿智及死后复活的必然性。还如安拉所说:“我没有徒然地创造天地万物,那是悖逆者的猜测。”(38:27)“难道你们以为我只是徒然地创造了你们,而你们不被召归于我吗?”(23:115)
39. 安拉再一次强调了创造的严肃性:“我只本真理而创造之,但他们大半不知道。”这里的“本真理而创造”,意谓安拉的创造不具盲目性或游戏性。安拉创造天地万物,是为了证明他的全能、独一、睿智。但是,由于人们荒废理智,不善思维,所以长期处于无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