إِنَّ ٱلَّذِينَ كَفَرُواْ وَصَدُّواْ عَن سَبِيلِ ٱللَّهِ وَشَآقُّواْ ٱلرَّسُولَ مِنۢ بَعۡدِ مَا تَبَيَّنَ لَهُمُ ٱلۡهُدَىٰ لَن يَضُرُّواْ ٱللَّهَ شَيۡـٔٗا وَسَيُحۡبِطُ أَعۡمَٰلَهُمۡ (32) ۞يَـٰٓأَيُّهَا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أَطِيعُواْ ٱللَّهَ وَأَطِيعُواْ ٱلرَّسُولَ وَلَا تُبۡطِلُوٓاْ أَعۡمَٰلَكُمۡ (33) إِنَّ ٱلَّذِينَ كَفَرُواْ وَصَدُّواْ عَن سَبِيلِ ٱللَّهِ ثُمَّ مَاتُواْ وَهُمۡ كُفَّارٞ فَلَن يَغۡفِرَ ٱللَّهُ لَهُمۡ (34) فَلَا تَهِنُواْ وَتَدۡعُوٓاْ إِلَى ٱلسَّلۡمِ وَأَنتُمُ ٱلۡأَعۡلَوۡنَ وَٱللَّهُ مَعَكُمۡ وَلَن يَتِرَكُمۡ أَعۡمَٰلَكُمۡ (35) إِنَّمَا ٱلۡحَيَوٰةُ ٱلدُّنۡيَا لَعِبٞ وَلَهۡوٞۚ وَإِن تُؤۡمِنُواْ وَتَتَّقُواْ يُؤۡتِكُمۡ أُجُورَكُمۡ وَلَا يَسۡـَٔلۡكُمۡ أَمۡوَٰلَكُمۡ (36) إِن يَسۡـَٔلۡكُمُوهَا فَيُحۡفِكُمۡ تَبۡخَلُواْ وَيُخۡرِجۡ أَضۡغَٰنَكُمۡ (37) هَـٰٓأَنتُمۡ هَـٰٓؤُلَآءِ تُدۡعَوۡنَ لِتُنفِقُواْ فِي سَبِيلِ ٱللَّهِ فَمِنكُم مَّن يَبۡخَلُۖ وَمَن يَبۡخَلۡ فَإِنَّمَا يَبۡخَلُ عَن نَّفۡسِهِۦۚ وَٱللَّهُ ٱلۡغَنِيُّ وَأَنتُمُ ٱلۡفُقَرَآءُۚ وَإِن تَتَوَلَّوۡاْ يَسۡتَبۡدِلۡ قَوۡمًا غَيۡرَكُمۡ ثُمَّ لَا يَكُونُوٓاْ أَمۡثَٰلَكُم (38)
【译文】

32.不信并妨碍主道,而且在认识正道后反对使者的人,绝不能损伤安拉一丝毫,他要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33.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你们不要使自己的善功无效。
34.不信并妨碍主道,而且至死不信者,安拉绝不赦宥他们。
35.你们不要气馁,在你们占优势的情况下不要求和,安拉是与你们同在的,他绝不使你们的善功无效。
36.今世的生活,只是游戏和娱乐。如果你们归信,并且敬畏他,他要将你们的报酬赐予你们。他不索取你们的财产。
37.如果他索要你们的财产,你们就要吝啬,那就会暴露出你们的怨恨。
38.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安拉费用,你们中却有吝啬者。吝啬的人自受其害。安拉确是无求的,你们确是有求的。如果你们违背命令,他就要以别的民众取代你们,然后,他们不会像你们一样。

『提示』

安拉揭示伪信者的实质后,这里指出并纠正了人们的一种错误认知:“不归信并妨碍主道,且在认识正道后反对使者的人们,绝不能损伤安拉一丝毫,他要使他们的善功无效。”如同人是自己正信的受益者一样,同样也是其悖逆和罪恶的受害者。人的依违对安拉毫无损益。安拉还为信士阐释今世的实质:“今世的生活,只是游戏和娱乐,如果你们归信,并且敬畏他,他要将你们的报酬赐予你们。”

【注释】

32. 安拉警告那些认识真理之后拒不接受,并且不遗余力地阻碍他人走正道,竭力反对使者的人,他们的罪恶行径,会使自己的一切善行化为乌有,招致两世的灾祸外,对于安拉毫无损害:“不信并妨碍主道,而且在认识正道后反对使者的人,绝不能损伤安拉一丝毫,他要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33. 经文命令众信士绝对服从安拉及其使者,同时告诫他们,要想保住自己的善功,必须始终远离通奸、偷盗、叛教等一切违禁之事,否则善功将化为乌有:“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服从安拉,服从使者,你们不要使自己的善功无效。”艾布•阿利叶说,以前,许多穆斯林认为,人只要确信安拉的独一受拜性,一般罪恶不会损害信仰。这节经文降示后,他们一个个都止步于罪恶,生怕自己的善功无效。
34. 安拉告诉我们,后世毫无得救希望的人,是悖逆于真理和正信,而且至死不思悔悟者:“不信并妨碍主道,而且至死不信者,安拉绝不赦宥他们。”显然,这是安拉对所有悖逆者的警告——提醒他们抓住眼前的机会,即刻弃恶从善。就是说,一个人虽然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否认安拉,或犯有种种罪恶和过失,但只要在死亡之前真诚悔悟,重新做人,那么,安拉一定会赦宥他。此外,人所犯罪恶,只要不是举伴安拉、否认安拉的独一性,那么,即使未来及忏悔而死亡,安拉也会饶恕。当然,这种人的结局要看安拉的两种意欲:抑或直接获得饶恕入乐园;抑或在火狱中受刑到一定限期后再入乐园。正如安拉所说:“安拉必不赦宥以物配主的罪恶,他要为自己所意欲的人赦宥不抵于此的罪过。”(4:48)
35. 安拉告诫信士,在与邪恶的斗争中,不应有懈怠情绪,不能动辄向敌方求和:“你们不要气馁,在你们占优势的情况下不要求和。”在穆斯林占优势的情况下向敌方求和,是怯懦和无能的表现,应竭力避免。至于在敌强我弱时,如果穆斯林的统率认为有必要休战或让步,那是许可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在进入麦加受阻时,接受多神教徒的倡议达成了为期十年的“侯代比亚和约”。只要穆斯林严格遵守安拉的规定,始终会得到安拉的援助,他们的善功绝不会徒劳无益:“安拉是与你们同在的,他绝不使你们的善功无效。”
36. 同样,信士为了真理,应该不惜奉献自己的一切。这首先要求认清今世生活的本质:“今世的生活,只是游戏和娱乐,如果你们归信,并且敬畏他,他要将你们的报酬赏赐你们。”今世生活如果失却了对安拉的崇拜和服从,那么就如同转瞬即逝,可有可无的娱乐,毫无真实价值。如果人信仰和敬畏安拉,那么今世就变成了赢利获益的所在。至于安拉要他们交纳的钱财——适量的天课,形式上是为安拉付出,实际上是在为后世储蓄幸福。因为安拉是无所求的,并不需要人们的钱财:“他不索取你们的财产。”
37. 安拉创造了人类,彻知人性的特点:“如果他索要你们的财产,你们就要吝啬,那就会暴露你们的怨恨。”如果安拉强制你们交出所有财产,那么,你们势必吝啬而暴露内心的不满和怨恨。所以安拉命令你们缴纳的,只是你们能承受的少量钱财。
38. 人性吝啬的弱点,即使在真理事业的少量付出中也暴露无遗:“你们这等人啊!有人劝你们为安拉费用,你们中却有吝啬者。”更论大量或全额付出。事实上,吝啬对人有百损而无一益:“吝啬的人自受其害。”因为吝啬者没有认识到,为安拉付出并不是损失,而是一本万利的获益。吝啬者失去了多少利益,惟安拉至知。无论在今生还是后世,人需要安拉的慈恩,而安拉是无求于一切的:“安拉确是无求的,你们确是有求的。”假如人们仍然执迷不悟,拒不服从安拉的命令,那么,安拉将把恩典转赐给另外一些优秀的人:“如果你们违背命令,他就要以别的民众取代你们,然后,他们不会像你们一样。”
感赞安拉,“穆罕默德”章注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