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归信的人们!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优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优于嘲笑者。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归信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未悔罪者,是自亏的。
12.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你们不要互相窥探,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的兄弟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13.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部落,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安拉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安拉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
11-12.为了维护穆斯林兄弟之间的良好关系,安拉命令我们遵守以下礼仪:
(1)“归信的人们!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优于嘲笑者。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被嘲笑者,或许优于嘲笑者。”无论男女,都不可互相嘲笑。嘲笑只能暴露出自己的轻薄无知。嘲笑的涵义包括以貌取人,看不起贫困者、衣着滥陋者、相貌不扬者,模仿残疾人的走势、动作等。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不看你们的相貌和财富,而要看你们的心灵和功干。”(穆斯林等辑录)安拉在这里分别提及“你们中的男子,不要互相嘲笑……”、“你们中的女子,也不要互相嘲笑……”显然是在强调遵守这项禁令的必要性。
(2)“你们不要互相诽谤,不要以诨名相称;归信后再以诨名相称,这称呼真恶劣!”即不能以莫须有的罪名诽谤、陷害穆斯林兄弟;也不能以令人憎恶的绰号、诨名称呼他人。以丑陋的名号称呼有正信的人,是一种恶劣的行为。有这种恶习的人必须立即忏悔,否则是自亏的:“未悔罪者,是自亏的。”
(3)“归信的人们!你们应当远离许多猜疑;有些猜疑,确是罪过。”穆斯林应杜绝对自己兄弟毫无依据的猜疑。此类猜疑对穆斯林之间的关系极具破坏性,因此被伊斯兰视为犯罪。经文没有直接说“猜疑”,而只是说“许多猜疑”,表示有些猜疑亦有其价值和必要,如对有明显犯罪迹象的人保持戒心和警惕是有好处的。
(4)“你们不要互相窥探。”即不可探听或窥视他人隐私。保持个人秘密,是安拉赋予每个人的权利。先知在一次演讲中说:“那些口头归信,信仰并没有深入心灵的人听着!你们不可探寻穆斯林的隐私。谁探寻穆斯林的隐私,安拉必让他在自己家中出丑。”(艾布•达乌德等辑录)先知还说:“三件事情,是紧随我的民族的:擅测凶兆、嫉妒怀恨、歹猜他人。”有人问:“安拉的使者!如何克服这些缺点?”先知说:“当你心生妒意时,应求主饶恕;当你猜测时,不要认真;当你臆测凶兆时,不要在意,勇往直前。”(托伯拉尼辑录)
(5)“不要互相背毁,难道你们中有人喜欢吃他的已死的弟兄的肉吗?你们是厌恶那种行为的。”伊斯兰禁止在背地里说穆斯林兄弟的坏话,包括恶评对方品德、衣着、子女、妻子、贫富等。即使对方身上存在所评论的缺点,也不允许背后议论。为了突出这种行为的丑恶性,安拉将其比喻为“吃已死的弟兄的肉”。有人曾问先知何为背毁?先知回答说:“就是提及你兄弟所憎恶之事。”有人问,如果对方身上存在该缺点呢?先知说:“如果他的身上存在那些缺点,你背毁了他;而如果他身上没有你所说的缺点,那么你诽谤了他。”(艾布•达乌德、提尔密济等辑录)穆阿维叶•本•贡勒说,如果一个断手的人从你前面路过,而你说“这是个断手的人”,那么,就已构成背毁罪。意思是说,穆斯林为了保持自己的高尚和尊严,应该维护他人的高尚和尊严。安拉将遵守以上行为规范视为敬畏的具体表现,无知而犯罪的人如果立即忏悔,安拉将接受其忏悔:“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
13. 安拉指出,人类同宗同源——父亲是阿丹,母亲是哈娃。安拉让人类成为不同民族、部落,不是为了互相嘲弄、蔑视、倾轧乃至残杀,而是为了互通有无,共享各自的优势:“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判断一个人或一个民族优劣尊卑的唯一标准,不是阶级、贫富或任何物质因素,而是认识、敬畏和崇拜造物主的真诚程度:“在安拉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因为认识并崇拜造物主,意味着人认识了自身、宇宙规律及一切存在的实质。安拉彻知一切:“安拉确是全知的,确是彻知的。”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你们都是阿丹的子孙,而阿丹造自泥土。那些以祖先的业绩炫耀于世的人应该停止炫耀,否则他们在安拉看来,比甲虫还渺小。”(艾布•伯克尔•班扎尔辑录)光复麦加后,先知骑着骆驼向大众演讲说:“人们啊!安拉确已为你们摒除了夸耀祖先的蒙昧陋习。如今人只有两种:虔诚畏主而被安拉视为高贵者的人,和恶劣卑鄙而被安拉视为卑贱者的人。因为安拉说:‘众人啊!我确已从一男一女创造你们,我使你们成为许多民族和部落,以便你们互相认识。在安拉看来,你们中最尊贵者,是你们中最敬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