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一切食物,对于以色列的后裔原是合法的,除了以色列在降示《讨拉特》之前自行戒除的。你说:“你们拿《讨拉特》来当面诵读吧,如果你们是诚实的。”
94.此后,凡假借安拉的名义说谎的人,都是不义的。
95.你说:“安拉所说的是实话,故你们应当遵守崇奉正教的易卜拉欣的宗教,他不是以物配主的人。”
96.为世人设立的第一个清真寺,是麦加的天房。它是吉祥的,是世人的向导。
97.其中有许多明证,如易卜拉欣的立足地;凡进入其中的人,都得安宁。凡能够到天房的人,都应该为安拉朝觐。谁不归信,那么,安拉是无求于众世界的。
本章第一节到第三卷结束的经文中,安拉列举了大量证据,向人类证明他的独一性和受拜性,并确立了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圣品,同时向有经人阐明了他们向来混淆不清的问题,驳斥了他们的种种荒谬言论和反动行为。在93—97节经文中,安拉着重反驳了有经人关于某些食物合法与非法的谬说,并驳斥了他们就麦加天房的神圣性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诘难。
93. 犹太人追问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既然你自称坚持易卜拉欣及其后裔的宗教,那么你为何食用他们曾定为非法的某些食物,如驼肉呢?先知便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他们:所有食物对以色列人及易卜拉欣都是合法的,除了先知叶尔孤白对自己禁止,然后他的民族也视其为非法的食物,即驼肉和驼奶。据伊本·阿巴斯传述,一伙犹太人来见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他们提了四个问题,其中一个问题与以色列人的食物禁忌有关。先知反问他们:你们不会不知道先知叶尔孤白身上发生的这样一件事吧?当时他患了一场重病,他许下愿,如果安拉使他痊愈,他将为感谢主恩而放弃最爱吃的食物和最爱喝的饮品。他最爱吃的是驼肉,最爱喝的是驼奶。后来,他的民族效法他,也不食驼肉,不饮驼奶。久而久之,以色列人也就将之视为禁品了。先知讲完后问他们是否知道此事,他们都说确有此事。(艾哈迈德辑录)
这说明,在安拉将《讨拉特》降示给穆萨之前,本来对以色列人是合法的一些食物,由于先知叶尔孤白许愿的缘故,以色列人视为禁物。作为先知,叶尔孤白既已许愿不再享用驼肉和驼奶,那么,这两种食物对他本人来说,无疑已变为禁品,而他的民众之所以不吃,纯粹是遵循先知的圣行。
至于其它不少原本合法的食物对以色列人成为禁品,是由于他们的不义,是安拉对他们的惩罚:“由于犹太教徒的不义,我将本来合法的种种佳美食物,对他们定为非法。”(4:160)“我禁止犹太教徒吃一切有爪的禽兽,还禁食牛羊的脂肪,惟牛羊脊上或肠上或骨间的脂油不在禁止之列。这是我对他们的不义的惩罚,我确是诚实的。”(6:146)
总而言之,除了《讨拉特》降示前先知叶尔孤白对自己禁食的食物,除了安拉在《讨拉特》中因惩罚不义的以色列人而定一些食物非法外,其它所有食物均属合法。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和他的民族没有像以色列人那样触犯不义之罪,所以,也就不存在任何惩罚性的禁止。
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让这些前来辩论的犹太人拿出他们的经典《讨拉特》,让他们诵读其中的内容,他们必然会发现,安拉禁止他们吃某些食物,纯属对他们的惩罚。
94. 据有关传述,面对先知如此尖锐的建议,他们哑口无言,没有勇气当面宣读《讨拉特》。这表明了他们的失败,也证明了先知穆罕默德圣品的可靠性。作为一个文盲,若无安拉的启示,他绝对不可能知道这些历史。安拉警告:在事实真相大白之后,如果有人仍然妄言那些食物是在降示《讨拉特》之前已被定为非法,那么,他们是在假托安拉的名义捏造谎言,他们是在戕害自己。
95. 判断事物的合法与非法性质,是安拉的独权,任何人没有参与的资格。以上事实表明,在《讨拉特》降示前,安拉并没有禁止以色列人享用那些食物,后来在《讨拉特》中明令禁止,则是对他们种种罪行的惩罚。安拉的话是最真实的,他在《讨拉特》和《古兰经》中所告知的这一切,都是真实可靠的历史。坚持先知易卜拉欣的宗教,就是要坚持伊斯兰。换言之,坚持伊斯兰,就是在真正坚持易卜拉欣的信仰。先知易卜拉欣终生都在与各种迷信作斗争,终生都在坚持安拉的正教。那些崇拜偶像、视欧宰尔为安拉的儿子、认尔撒为安拉的儿子或三位一体的神的人们,已经完全背叛了易卜拉欣的宗教。他们的宗教是“什尔克”(举伴、多神崇拜),而易卜拉欣从来不是穆什利克(举伴安拉之人)。
96-97.犹太人又追问先知穆罕默德:既然你自称坚持易卜拉欣的宗教,自称是最亲近易卜拉欣的人,那么,易卜拉欣及其后裔都尊崇耶路撒冷天房,都朝向它礼拜,而你为何放弃它而改向克尔白呢?安拉让先知将事情的真相告诉他们:穆斯林礼拜、祈祷的朝向——克尔白,是安拉命令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为世人建立的第一个朝拜之地:“当时,易卜拉欣和易斯马仪勒升高天房的地基……”(2:127)耶路撒冷天房,是在建造麦加天房九个世纪后才由先知素莱曼·本·达乌德奉安拉的命令,于公元前1000年建立的。无论朝向耶路撒冷天房,还是朝向麦加天房,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都是在奉命而行。两处天房均为先知们奉主命而建,他们朝向其中的哪个方向都是正确的。
此外,麦加天房还具有以下种种优越性:
(1)巴勒斯坦远寺是古先知及他们民族的朝向,麦加是世人接受天启引导的永远朝向。
(2)麦加曾经是一个不毛的山谷洼地,周围是沙漠,自建造天房后,变成了一个苍葱美丽、果实云集、众心向往之地。“各种果实都运往禁地,那是我赐予的给养,但他们大多数不知道。”(28:57)
(3)安拉答应先知易卜拉欣的祈求,使麦加成为众心向往、世人朝觐的圣地。先知易卜拉欣曾祈求安拉说:“主啊!我让我的部分后裔住在了你的禁房附近的不毛洼谷,以便他们谨守拜功。主啊!求你使人们的心灵依恋他们,求你供给他们种种果实,以便他们感谢你的恩典。”(14:37)安拉答应了先知易卜拉欣的这一祈求:“你在众人中宣告朝觐,他们就会从远道徒步或骑乘瘦驼,到你这里来,以便见证他们的许多利益,并且在规定的若干日内,记念安拉之名而屠宰他赐给他们的牲畜。你们可以吃那些牲畜的肉,并且应当用来款待困苦的和贫穷的人。”(22:27-28)
(4)麦加禁寺中有先知易卜拉欣建造天房时站立的岩石——麦卡穆。
(5)安拉规定,凡进入麦加天房的人不应受到任何伤害,更不允许在寺中发生流血事件,即使偿命亦不应在其中实施。哈里发欧麦尔说:“即使我在禁寺中见到了曾谋害我的杀手,我也不会对他动手,直至他从寺中出来。”伊玛目艾布·哈尼法说:“当被判死罪的人逃入禁寺时,任何人不应与之交手,但应采取不给他提供饮食和过宿之地、不与之买卖等手段,迫使其离开禁地,然后再执行判决。这是针对以禁地为避难所的人而言。至于故意在禁寺内行凶杀人或发动战争的人,可当场处死。安拉说:‘你们不要在禁寺附近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在那里进攻你们;如果他们进攻你们,你们就应当与他们战斗,悖主之人的下场就是这样的。’”(2:191)可见,禁地绝不会是犯罪者的逃逸之地。
(6)麦加禁寺是世人履行五项主命功修之一——朝觐的地方。每个身体健康、经济宽裕,有能力前往麦加的人,安拉命令一生中要朝觐一次。
在明确麦加禁寺的以上种种优越性之后,仍不承认其为最优越的朝向,仍不服从安拉的命令而朝觐天房的人,其悖逆只有害于自己,于安拉毫无损失。因为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主宰者,他无求于万物。他命令人们朝觐,只是为了考验他们,看他们是否遵守他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