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凡安拉让使者从对方手中收缴的财产,你们并没有为之策马驱驼;但安拉使众使者制服他所意欲者;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
7.凡安拉让使者收缴的城市的居民的财产,都归安拉、使者、至亲、孤儿、贫民和旅客,以免那些财产仅成为你们中富豪之间周转的东西。凡使者给你们的,你们都应当接受;凡使者禁止你们的,你们都应当戒除。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刑罚严厉的。
8.那些财产,一部分属于迁士中的贫民。他们曾被迫放弃自己的家园和财产,他们寻求安拉的恩典和喜悦,他们援助安拉和使者;这等人确是诚实的。
9.在他们之前安居故乡,接受正信的人们,他们喜爱迁徙来的人,他们对那些人所获的赏赐不怀忌妒,他们虽然自己贫困,也愿意舍己为人。谁能戒除自身的贪吝,他才是成功者。
10.他们以后的人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赦宥我们和我们之前已经归信的弟兄,求你不要让我们对归信的人心存怨恨,我们的主啊!你确是仁爱的,确是至慈的。”
“收缴物”指穆斯林与敌方没有交战的情况下,敌人投降后收缴的财产。区别于交战之后获得的“战利品”。在这里,安拉对先知收缴的犹太部落白奴·乃兑尔的财产支配作了具体规定。
6. 白尼·乃兑尔人在麦地那的居住地与穆斯林区域只有数里之遥,所以出兵围攻他们时,除先知骑乘外,其余穆斯林都是步行。此次出击,穆斯林还没有发起进攻,敌人就表示投降,所以此次收缴的财产没有在战士之间分配,而是交由使者安排:“凡安拉让使者从对方手中收缴的财产,你们并没有为之策马驱驼。”人们必须知道,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可以使意欲的人以少胜多乃至不战而胜。安拉正是如此援助所有使者的:“但安拉使众使者制服他所意欲者;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
7. 安拉将使者在世时从法德克、海拜尔等城镇不战而获的财产分为五个份额:第一份属于安拉和使者——先知穆罕默德生前由他任意支配,去世后用于穆斯林公益事业;第二份用于先知至亲,即哈什姆、穆特里布族人的生活开支,因为他们不能接受天课和施舍,故给他们分配所缴获财产的一份;第三份属于穆斯林社会中幼年丧父的孤儿;第四和第五份给予生活拮据的贫民和中断川资的旅客:“凡安拉让使者收归的城市的居民的财产,都归安拉、使者、至亲、孤儿、贫民和旅客。”安拉之所以为这项财产严格规定分配对象,目的是:“以免那些财产仅成为你们中富豪之间周转的东西。”这是为了保护公有财产不受个人私欲的侵蚀,为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而采取的立法措施。同时告诫穆斯林必须严格服从先知的教导与安排:“凡使者给你们的,你们都应当接受;凡使者禁止你们的,你们都应当戒除。你们应当敬畏安拉,安拉确是刑罚严厉的。”
8. 安拉对上面提到的四种贫困者——至亲、孤儿、贫民和旅客为捍卫信仰而遭受的困境作了一番具体分析,这既是对他们的表彰和赞许,也说明他们得到一份收缴的财产受之无愧:“那些财产,一部分属于迁士中的贫民。他们曾被迫放弃自己的家园和财产,他们寻求安拉的恩典和喜悦,他们援助安拉和使者;这等人确是诚实的。”
9. 安拉也表彰了麦地那穆斯林——辅士,他们对从麦加迁徙而来的穆斯林表现出了罕见的人间真情:“在他们之前安居故乡,接受正信的人们,他们喜爱迁徙来的人,他们对于那些人所获的赏赐不怀忌妒,他们虽然自己贫困,也愿意舍己为人。”他们心甘情愿地拿出自己的一切,帮助为共同信仰抛弃家乡的兄弟,他们喜爱迁士甚至超过了自己。他们的这种崇高情感,完全超越了血缘和地缘的一切界线,所以安拉称他们是成功之人:“谁能戒除自身的贪吝,他才是成功者。”
10. 真正的穆斯林群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但跨越血缘和地缘限制,还跨越时代界线而使同一种信念和理想世代赓续:“他们以后的人们说,‘我们的主啊!求你赦宥我们和我们之前已经归信的弟兄,求你不要让我们对归信的人心存怨恨,我们的主啊!你确是仁爱的,确是至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