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أَلَمۡ تَرَ إِلَى ٱلَّذِينَ نَافَقُواْ يَقُولُونَ لِإِخۡوَٰنِهِمُ ٱلَّذِينَ كَفَرُواْ مِنۡ أَهۡلِ ٱلۡكِتَٰبِ لَئِنۡ أُخۡرِجۡتُمۡ لَنَخۡرُجَنَّ مَعَكُمۡ وَلَا نُطِيعُ فِيكُمۡ أَحَدًا أَبَدٗا وَإِن قُوتِلۡتُمۡ لَنَنصُرَنَّكُمۡ وَٱللَّهُ يَشۡهَدُ إِنَّهُمۡ لَكَٰذِبُونَ (11) لَئِنۡ أُخۡرِجُواْ لَا يَخۡرُجُونَ مَعَهُمۡ وَلَئِن قُوتِلُواْ لَا يَنصُرُونَهُمۡ وَلَئِن نَّصَرُوهُمۡ لَيُوَلُّنَّ ٱلۡأَدۡبَٰرَ ثُمَّ لَا يُنصَرُونَ (12) لَأَنتُمۡ أَشَدُّ رَهۡبَةٗ فِي صُدُورِهِم مِّنَ ٱللَّهِۚ ذَٰلِكَ بِأَنَّهُمۡ قَوۡمٞ لَّا يَفۡقَهُونَ (13) لَا يُقَٰتِلُونَكُمۡ جَمِيعًا إِلَّا فِي قُرٗى مُّحَصَّنَةٍ أَوۡ مِن وَرَآءِ جُدُرِۭۚ بَأۡسُهُم بَيۡنَهُمۡ شَدِيدٞۚ تَحۡسَبُهُمۡ جَمِيعٗا وَقُلُوبُهُمۡ شَتَّىٰۚ ذَٰلِكَ بِأَنَّهُمۡ قَوۡمٞ لَّا يَعۡقِلُونَ (14) كَمَثَلِ ٱلَّذِينَ مِن قَبۡلِهِمۡ قَرِيبٗاۖ ذَاقُواْ وَبَالَ أَمۡرِهِمۡ وَلَهُمۡ عَذَابٌ أَلِيمٞ (15) كَمَثَلِ ٱلشَّيۡطَٰنِ إِذۡ قَالَ لِلۡإِنسَٰنِ ٱكۡفُرۡ فَلَمَّا كَفَرَ قَالَ إِنِّي بَرِيٓءٞ مِّنكَ إِنِّيٓ أَخَافُ ٱللَّهَ رَبَّ ٱلۡعَٰلَمِينَ (16) فَكَانَ عَٰقِبَتَهُمَآ أَنَّهُمَا فِي ٱلنَّارِ خَٰلِدَيۡنِ فِيهَاۚ وَذَٰلِكَ جَزَـٰٓؤُاْ ٱلظَّـٰلِمِينَ (17)
【译文】

11.难道你没有看见那些伪信士吗?他们对有经人中他们的弟兄说:“如果你们被放逐,我们必定与你们一同出走,我们永远不服从任何人的命令而放弃你们;如果你们被攻击,我们必援助你们。”安拉作证,他们确是说谎的。
12.如果他们被放逐,伪信士不与他们一道出走;如果他们被攻击,伪信士也不援助他们;即使援助他们,也必转身逃跑,使之不获援助。
13.在他们的心中,你们比安拉更可怕,因为他们是一些不明理的民众。
14.他们不会全体同你们作战,除非在有堡垒的城中,或城墙后。他们的内斗很激烈。你以为他们是团结的,其实他们是各怀鬼胎的。那是因为他们是不明理的民众。
15.如同他们之前刚逝去的人一样,他们尝试了自己行为的恶果,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16.他们像恶魔一样,他当时对人说:“你不要归信。”当他不归信的时候,他说:“我确是与你无干的,我的确畏惧养育众世界的主安拉。”
17.他俩的结局是同入火狱,永居其中。那是不义者的报酬。

『提示』

经文在阐明麦地那犹太部落白奴·乃兑尔人的下场及缴获物的处置方法之后,接着揭示麦地那犹太人与当时的伪信士之间长期保持的阴暗关系。既说明犹太人遭驱逐是咎由自取,罪有应得,也让穆斯林认清潜藏在自己队伍中的蛀虫——伪信士的真面目,以免上当受骗。

【注释】

11. 安拉提醒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和穆斯林注意长期潜藏在他们内部的特殊敌人——伪信士,以及他们与当时的麦地那犹太人之间的罪恶同盟关系:“难道你没有看见那些伪信士吗?……”这在当时指阿卜杜拉·本·伍班依、阿卜杜拉·本·奈卜特勒、里法尔·本·宰德等表面归信,内心不信的人。他们在白奴·乃兑尔人遭驱逐前,曾秘密派人向他们表示,无论事态如何发展变化,他们始终将忠于他们,与他们站在一起,同战斗,同牺牲,同受逐:“他们对有经人中他们的弟兄说:如果你们被放逐,我们必定与你们一同出走,我们永不服从任何人的命令而放弃你们;如果你们被攻击,我们必援助你们。”尽管他们信誓旦旦,表现出一付永远忠诚,绝不出卖朋友的样子,但洞察心灵的安拉揭示,如同对真理持虚伪态度一样,他们对任何人所说的话也是虚伪的,对于利益同僚的犹太人同样如此:“安拉作证,他们确是说谎的。”
12. 安拉进一步揭露他们的虚伪:“如果他们被放逐,伪信士不与他们一道出走;如果他们被攻击,伪信士也不援助他们;即使援助他们,也必转身逃跑,使之不获援助。”后来的事实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当穆斯林围困麦地那犹太部落时,阿卜杜拉·本·伍班依为首的伪信士中没有一个人出手救援;当他们的兄弟部落一个个遭驱逐时,他们也没有像最初许诺的那样一同逃离。
13. 安拉揭示了伪信士看着自己的利益同盟受逐而不敢上前救援的深层心理:“在他们的心中,你们比安拉更可怕,因为他们是一些不明理的民众。”他们害怕被穆斯林消灭,而不害怕安拉的惩罚。假使他们明白事理,就会知道安拉的恼怒重于一切,安拉的惩罚大于一切惩罚,从而也就不会为今世的蝇头小利损失两世的永恒利益。
14. 安拉生动而形象地描述了伪信士和犹太人与信士对垒沙场时,表现出来的贪生怕死、怯懦无能之态:“他们不会全体同你们作战,除非在有堡垒的城中,或城墙后。”他们看上去是在同一个战壕作战,其实各怀鬼胎,人执一念:“他们的内斗很激烈。你以为他们是团结的,其实,他们是各怀鬼胎的。”那是因为他们弱智,不明白对抗胜利的秘诀在于团结一致:“那是因为他们是不明理的民众。”
15. 受逐的犹太人的情形,与前不久在白德尔战役遭灭亡的悖逆者和历史上遭灭亡的人的情形毫无二致,全部都尝到了自己丑行的恶果,等待他们的还有后世的清算和严惩:“如同他们之前刚逝去的人一样,他们尝试了自己行为的恶果,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16. 而那些伪信士的情况,则像唆使人犯罪然后在安拉面前表示与之无干的恶魔一样,起先他们竭力鼓动犹太人与穆斯林为敌,而当事发受罚时却装好卖乖:“他们像恶魔一样,他当时对人说:‘你不要归信。’当他不归信的时候,他说:‘我确是与你无干的,我的确畏惧养育众世界的主安拉。’”
17. 当然,二者最终均难逃其咎:“他们俩的结局,是同入火狱,而永居其中;那是不义者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