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人确已被造成浮躁的,
20.遭遇灾祸的时候是烦恼的,
21.获得财富的时候是吝啬的。
22.礼拜的人则不然,
23.他们是常守拜功的;
24.他们的财产中有一定份,
25.是属于乞丐和贫民的;
26.他们是确信报应日的;
27.他们是畏惧主的刑罚的。
28.他们的主的刑罚,确是难保不降临的。
29.他们是保守贞操的,
30.除非对自己的妻子和奴婢,他们是不受责备的;
31.此外别有所求的人,都是过分的。
32.他们是尊重自己所受的信托和自己所缔结的盟约的;
33.他们是秉公作证的;
34.他们是谨守拜功的。
35.这等人,是在乐园中受优待的。
悖逆者急不可耐地要求以身试罚,凸显了人性的浅薄和浮躁。除此之外,人性还有诸多与生俱来的弱点,如烦恼、吝啬、放荡、欺瞒、虚伪、慵懒等。造物主差圣降经的意义,正在于告诉人类,必须在大地上完成对自己本性的改造,而这也正是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那些注定后世入火狱者的可悲,在于放弃正信和真理之后由丧失了转劣为优的契机。与他们不同,信士恰恰抓住了这一契机,借信仰之力完成了这种转化,他们的机敏和幸运也正在于此。
19-21.浮躁,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它远离沉着、忍耐与深邃,偏于感情用事。所以,我们往往看到人在遭遇祸患的时候烦恼无比,获得福利的时候吝啬无度,既悟不出祸患对自己的考验和磨练意义,也看不到费用和施济对自己的长远利益。这无疑是人性本能的挥发,是缺乏精神和道德约束的放荡不羁。当然,人不能这样毫无约束地活着,人之为人的价值,在于使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劣向优、自恶向善、自逆向顺、自反向正的转换。
22-23.这种人正好完成了自我本性的优化:“礼拜的人们则不然。”那么,作为一种崇拜仪式的“礼拜”,在优化人性的过程中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难道它的意义仅仅同一种礼仪一样简单吗?不然,它不仅是伊斯兰的一个支柱和信仰的一种标识,更重要的是,它是仆人(人类)与主宰(安拉)之间永不中断的联系,是人类对自己渺小与羸弱的承认和对造物主全能伟大的确信,是人对造物主无以计数的恩惠的感谢,是人对安拉无限忠诚与顺从的承诺,是人愿意接受安拉责成与考验的宣示,如同设在人灵魂深处的一座警钟,至少每天五次提醒人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基于礼拜所蕴涵的这些重要意义,安拉要求穆斯林的礼拜,不仅是肢体的站立、诵念、鞠躬、叩头,而且须将其所包含的崇拜与服从渗透到平时的所有行为之中:“你当谨守拜功,拜功的确能防止丑事和罪恶。”(29:45)一个人与安拉建立这种联系,便明白自己的生活进入了安拉设定的一种秩序,只有按时按量地恪守这种秩序,方能体现对安拉的完全服从。所以,我们发现信仰真诚的人是“常守拜功的”。当我们明白“礼拜”的真正内涵时,也就不难理解伊斯兰为何将是否重视拜功视为一个人有无信仰的分界线。
24-25.当人确立与安拉的基本联系,便会知道在生活中应该如何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自己与安拉、自己与内心之间的关系。在与他人的关系上,他知道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而须关怀和眷顾自己周围的弱势同胞,应该遵照安拉的规定拿出自己钱财中的特定份额去帮助这些人:“他们的财产中有一定份,是属于乞丐和贫民的。”这样一来,他在履行安拉的命令的同时,也净化了自己的心灵,克服了自己本性中吝啬的弱点。
26-28.信主、拜主之人知道,今世生活是考验场,永久的成败荣辱,完全决定于自己对行为的抉择——选择顺从私欲、为所欲为,还是选择顺从创造一切的安拉的意志。所以:“他们是确信报应日的;他们是畏惧主的刑罚的。”同时,他们虽然竭力为善,但从不以自己的功干沾沾自喜或有恃无恐:“他们的主的刑罚,确是难保不降临的。”安拉在别的经文中描述这种人说:“他们竭力行善,但因将归主而心怀恐惧,这等人是争先行善,先获善报者。”(23:60-61)即他们内心同时怀有畏惧与希冀——害怕自己的工作存在种种缺陷,仍不足以博得主的接纳;希望安拉赦免自己的罪过,接纳自己的工作。这正是一个虔诚穆斯林的心态。这无疑会消除放纵不羁、骄傲自满等卑劣品性,而培养从善如流、谦虚谨慎、积极向上的优良情操。
29-31.在对待自己的人性欲求上,信士能做到既不强行压抑,亦不竭力放纵:“他们是保守贞操的,除非对自己的妻子和奴婢,他们是不受责备的;此外别有所求的人,都是过分的。”他们将两性关系限制在合法的婚姻和法定许可的范围内。这里的“奴婢”指穆斯林在正义的战争中俘虏的女子。如果说穆斯林女俘在非穆斯林那里受到非人的待遇,如果说女俘虏在非穆斯林的战争中是任人践踏、任人买卖、任人抛弃的物品,那么穆斯林将她们作为一种“安拉的信托”交给具体的责任人,像妻子一样善待她们,保护她们,甚至以各种方式鼓励恢复她们的自由,所以是无可厚非的。
32. 信士知道,尊重信托,恪守盟约是信仰的要求:“他们是尊重自己所受的信托和自己所缔结的盟约的。”因此,先知(愿主福安之)将不重信托、轻视盟约同说谎一起列为伪信者的三个突出特征之一:“伪信者的特征有三:说话撒谎,缔约违约,受托欺诈。”
33. 秉公作证也是拜主之人的品质:“他们是秉公作证的。”即不会因见证对象的亲疏尊卑而徇私舞弊,妄作伪证。
34-35.除了以上责成,安拉对信士的最后一项要求是对拜功的“谨守”——即对它全部内涵的正确的领会和永不懈怠的坚持:“他们是谨守拜功的。”而这是后世成功的保障:“这等人,是在乐园中受优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