كَلَّآ إِنَّ كِتَٰبَ ٱلۡفُجَّارِ لَفِي سِجِّينٖ (7) وَمَآ أَدۡرَىٰكَ مَا سِجِّينٞ (8) كِتَٰبٞ مَّرۡقُومٞ (9) وَيۡلٞ يَوۡمَئِذٖ لِّلۡمُكَذِّبِينَ (10) ٱلَّذِينَ يُكَذِّبُونَ بِيَوۡمِ ٱلدِّينِ (11) وَمَا يُكَذِّبُ بِهِۦٓ إِلَّا كُلُّ مُعۡتَدٍ أَثِيمٍ (12) إِذَا تُتۡلَىٰ عَلَيۡهِ ءَايَٰتُنَا قَالَ أَسَٰطِيرُ ٱلۡأَوَّلِينَ (13) كَلَّاۖ بَلۡۜ رَانَ عَلَىٰ قُلُوبِهِم مَّا كَانُواْ يَكۡسِبُونَ (14) كَلَّآ إِنَّهُمۡ عَن رَّبِّهِمۡ يَوۡمَئِذٖ لَّمَحۡجُوبُونَ (15) ثُمَّ إِنَّهُمۡ لَصَالُواْ ٱلۡجَحِيمِ (16) ثُمَّ يُقَالُ هَٰذَا ٱلَّذِي كُنتُم بِهِۦ تُكَذِّبُونَ (17) كَلَّآ إِنَّ كِتَٰبَ ٱلۡأَبۡرَارِ لَفِي عِلِّيِّينَ (18) وَمَآ أَدۡرَىٰكَ مَا عِلِّيُّونَ (19) كِتَٰبٞ مَّرۡقُومٞ (20) يَشۡهَدُهُ ٱلۡمُقَرَّبُونَ (21) إِنَّ ٱلۡأَبۡرَارَ لَفِي نَعِيمٍ (22) عَلَى ٱلۡأَرَآئِكِ يَنظُرُونَ (23) تَعۡرِفُ فِي وُجُوهِهِمۡ نَضۡرَةَ ٱلنَّعِيمِ (24) يُسۡقَوۡنَ مِن رَّحِيقٖ مَّخۡتُومٍ (25) خِتَٰمُهُۥ مِسۡكٞۚ وَفِي ذَٰلِكَ فَلۡيَتَنَافَسِ ٱلۡمُتَنَٰفِسُونَ (26) وَمِزَاجُهُۥ مِن تَسۡنِيمٍ (27) عَيۡنٗا يَشۡرَبُ بِهَا ٱلۡمُقَرَّبُونَ (28) إِنَّ ٱلَّذِينَ أَجۡرَمُواْ كَانُواْ مِنَ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يَضۡحَكُونَ (29) وَإِذَا مَرُّواْ بِهِمۡ يَتَغَامَزُونَ (30) وَإِذَا ٱنقَلَبُوٓاْ إِلَىٰٓ أَهۡلِهِمُ ٱنقَلَبُواْ فَكِهِينَ (31) وَإِذَا رَأَوۡهُمۡ قَالُوٓاْ إِنَّ هَـٰٓؤُلَآءِ لَضَآلُّونَ (32) وَمَآ أُرۡسِلُواْ عَلَيۡهِمۡ حَٰفِظِينَ (33) فَٱلۡيَوۡمَ ٱلَّذِينَ ءَامَنُواْ مِنَ ٱلۡكُفَّارِ يَضۡحَكُونَ (34) عَلَى ٱلۡأَرَآئِكِ يَنظُرُونَ (35) هَلۡ ثُوِّبَ ٱلۡكُفَّارُ مَا كَانُواْ يَفۡعَلُونَ (36)
【译文】

7.绝不然,恶人们的纪录,将在一本恶行簿中。
8.你怎能知道恶行簿是什么?
9.是一本记录详明的簿子。
10.在那日,伤哉否认的人们——  
11.否认报应日的人们!
12.只有每个过分的犯罪的人否认它。
13.当别人对他宣读我的迹象的时候,他说:“这是古人的神话。”
14.绝不然,是他们所犯的罪恶已像锈一样蒙蔽了他们的心。
15.真的,在那日,他们必受阻拦,不得觐见他们的主。
16.然后,他们必堕入烈火之中。
17.然后,将对他们说:“这就是你们所否认的。”
18.真的,善人们的记录,确在善行簿中。
19.你怎能知道善行簿是什么?
20.是一本记录详明的簿子,
21.蒙安拉亲近的天使们将作证它。
22.善人们必在恩泽中,
23.靠在床上注视着,
24.你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到恩泽的光华。
25.他们将饮封存的天醇,
26.封瓶口的,是麝香。让喜爱这种幸福的人们争先为善吧!
27.天醇的混合物,来自太斯尼姆——
28.那是一洞泉水,蒙安拉亲近的人将饮它。
29.犯罪的人们常常嘲笑信士们,
30.当信士们从他们面前走过的时候,他们彼此挤眉弄眼;
31.当他们回家的时候,洋洋得意地回去;
32.当他们遇见信士们的时候,他们说:“这等人确是迷误的。”
33.他们没有被派去监视信士们。
34.故今日信士们嘲笑不信者们,
35.他们靠在床上注视着,
36. “不信者们已获得他们行为的报酬了吗?”

『提示』

伊斯兰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与天启善恶标准及后世的赏善罚恶始终联系在一起。因此,在揭示了短斤少两、称量不公的罪恶性质之后,这几节经文清楚具体地指出,人们所有的善恶行为均已记录在案,赏善罚恶以精确的记录为依据,人们无需担心被亏枉或被虐待,而应考虑如何消受今世的蝇头小利和瞬时享受带来的永久火刑。

【注释】

7-9. 安拉提醒人类不要对自己所犯的罪行心存侥幸,以为得手就得手了,过去就过去了,不会被追究,不会遭报应:“绝不然,恶人们的纪录,将在一本恶行簿中。你怎能知道恶行簿是什么?是一本记录详明的簿子。”“你怎能知道恶行簿是什么”的表述形式,强调人类凭自己有限的感知和经验永远无法知道这个“簿子”神奇的容纳性和精确性。
10-12. 在恶行簿被展现的日子,受严刑的将是不相信还报之人:“在那日,伤哉否认的人们——否认报应日的人们!”很显然,尚在今世时,否认后世和还报的一定不是那些善良的人,而是放荡不羁者:“只有每个过分的犯罪的人否认它。”善良的人总是希望在这个不公的今世能公平地活着,在这个不公的生活之外能拥有一个公正的生活,让好人终得好报,让恶人终得恶报。
13-17. 尚在今世时,恶人总是拒谏饰非,甘愿在罪恶中越陷越深:“当别人对他宣读我的迹象时,他说:‘这是古人的神话。’绝不然,是他们所犯的罪恶已像锈一样蒙敝了他们的心。”在那日,他们没有资格觐见养育他们的主——安拉。他们将堕入烈火之中。管火狱的天使将对他们说:眼前的这一切就是你们生前认为不存在的,你们快去体验吧。
18-28. 本章主旨在于谴责称量不公的人,所以在介绍恶人的结局之后,为了让人们对照比较,安拉描述了善人的情况:“真的,善人们的记录,确在善行簿中。你怎能知道善行簿是什么?是一本记录详明的簿子,蒙安拉亲近的天使们将作证它。”两类人,两种情况,除了善恶的分野,几无差别。这是安拉绝对公正的体现。唯一的差别是,善人们的“簿子”受到蒙安拉亲近的天使们的见证。这充分显示了他们在安拉那里的崇高地位。也宣示了他们即将拥有的幸福:“善人们必在恩泽中,靠在床上注视着,你能在他们的脸上看到恩泽的光华。他们将饮封存的天醇。封瓶口的,是麝香。让喜爱这种幸福的人们争先为善吧!天醇的混合物,来自太斯尼姆——那是一洞泉水,蒙安拉亲近的人将饮它。”“封存的天醇”即乐园中不醉人、无任何危害的美酒。
29-32. 在今世中,恶人们每遇到归信安拉的信士时,总要嘲笑和蔑视,视信士的宗教为神话,视信士的信仰为谎言,视信士的道德规范为清规戒律。每当回家途中见到信士,总是挤眉弄眼,趾高气扬,显示出非凡的优越感。他们认定穆斯林是一些误入歧途的人,是为了种种不现实的幻想,放弃眼前的种种享受,用一些清规戒律约束自己的人。
33. 恶人们只顾贬低穆斯林的宗教,却从不去思考自己的信仰和道德状况,不去分析自己所谓宗教的荒谬性。所以,安拉谴责他们:“他们没有被派去监视信士们。”也就是说,他们只须为自己负责,无权指摘穆斯林,他们没有被赋予这样的责任。
34-36. 悖逆者不必高兴得太早,他们嘲笑穆斯林,但要看谁能笑到最后:“故今日信士们,嘲笑不信者们。”到了后世,到了真相大白的时候,轮到穆斯林嘲笑他们了,嘲笑他们的浅薄和愚蠢,嘲笑他们的目光短浅,嘲笑他们竟然以转瞬即逝的享受出卖了自己的永久幸福……非但如此,穆斯林还将看着悖逆者生前的罪行一一受到还报。
感赞安拉,“称量不公者”章注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