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你们曾获得双重胜利,而当你们遭受一种损失时,你们怎么说:“这是从哪里来的呢?”你说:“这是你们咎由自取。”安拉是全能于万事的。
166.两军交战之日,你们遭受的损失,是依安拉的意旨发生的,他要认识确信的人,
167.也要认识伪信的人。有人对他们说:“你们来吧,来为安拉而战,或来自卫吧!”他们说:“假若我们会打仗,我们必定追随你们。”在那日,与其说他们是归信的人,不如说他们是不归信的人。他们口里说的并不是他们心里想的。安拉全知他们所隐讳的。
168.他们不参加战斗,还说:“假若那些兄弟顺从我们就不会阵亡。”你说:“你们为自己抵御死亡吧,如果你们是诚实的。”
这几节经文继续分析穆斯林在吾侯德战役失败的原因。前面任何一位先知不可能侵占公物的经文,是为了及时批驳伪信者对先知的歹猜和诬枉而穿插的内容。这几节经文则主要批评和揭露一些信仰薄弱的人和伪信者在战场上的不良表现。
165. 从吾侯德战役势利后部分穆斯林“这是从哪里来的呢?”的疑问中可以看出,他们自一开始就对胜败问题存在错误认识,尤其白德尔战役的以少胜多和大获全胜使他们对自己认识的正确深信不疑。他们以为,既然自己是穆斯林,而且是在安拉的使者的领导之下,那么他们就必须胜利,不会失败。至于是否遵守军令、是否英勇战斗,均不影响战斗的胜利,无论如何,胜利必然会像白德尔之日那样奇迹般出现。正是这种认识,使这些穆斯林精神上处于一种慵懒、安逸状态,以至出现战斗的失败。这一失败如当头棒喝,打破了他们的幻想,使他们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忘记了自己这次所受的损失,即死亡七十人。而这只是白德尔战役敌人所受损失的一半,因为那次战役敌人死亡七十人,被俘七十人。安拉为了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也为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明确告诉他们:白德尔战役,你们之所以使敌人遭受双重损失,是由于你们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斗志,从而安拉派降天使援助了你们,使你们大获全胜。而此次战役失败,正是由于你们缺乏这些必要条件,因为安拉为胜败设置的规律是亘古不变的。尽管安拉是全能的,可以让穆斯林直接获胜,但在他们尚未付出主观努力的情况下,安拉绝不会让他们不劳而获。
166-167.吾侯德战役的失败,固然归咎于穆斯林的怯懦、违纪等主观原因,其中也不乏安拉特设的哲理:鉴别真诚信主、英勇战斗者与虚与委蛇,违反军纪者。难道不是吗?两军尚未交战,伪信者头目阿卜杜拉·本·吾班依就将三百人中途带离,他们存心要让穆斯林陷入困境。穆斯林中有人曾劝他们不要撤回,至少应为自己、亲人和故土而战,他们狡猾推托:我们同你们出来就是为了作战,但看来不会有什么战斗,所以我们就回去了。此时他们赤裸裸地显露出卡菲尔的本质,他们口中所说不过是骗人之辞。安拉是全知的,他知道这些人心中隐藏的一切。他在今世将这些实情告诉信士,让他们提防这种人的阴谋;在后世将严惩他们。真信士是绝不会像他们一样的:“信士,只是确信安拉和使者,然后没有怀疑,能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主道而奋斗的人;这等人,确是诚实的。”(49:15)
168. 这三百名伪信者不但自己中途撤回,战斗结束后还散布消极言论,说那些战死的人如果听他们的话,同他们一样中途撤回,或根本不出征,他们就不会死在战场上。很显然,他们如此说话,并不是相信这样做就能避免死亡,而是为了打击已受重创的穆斯林,为了将更多人拉下水。安拉命令先知告诉这些伪信者:如果你们真的如此自信,就永远不要死!或者,如果你们真以为能主宰自己的生死,那么为何不在战场上一试身手却临阵脱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