وَلَا تَحۡسَبَنَّ ٱلَّذِينَ قُتِلُواْ فِي سَبِيلِ ٱللَّهِ أَمۡوَٰتَۢاۚ بَلۡ أَحۡيَآءٌ عِندَ رَبِّهِمۡ يُرۡزَقُونَ (169) فَرِحِينَ بِمَآ ءَاتَىٰهُمُ ٱللَّهُ مِن فَضۡلِهِۦ وَيَسۡتَبۡشِرُونَ بِٱلَّذِينَ لَمۡ يَلۡحَقُواْ بِهِم مِّنۡ خَلۡفِهِمۡ أَلَّا خَوۡفٌ عَلَيۡهِمۡ وَلَا هُمۡ يَحۡزَنُونَ (170) ۞يَسۡتَبۡشِرُونَ بِنِعۡمَةٖ مِّنَ ٱللَّهِ وَفَضۡلٖ وَأَنَّ ٱللَّهَ لَا يُضِيعُ أَجۡرَ ٱلۡمُؤۡمِنِينَ (171) ٱلَّذِينَ ٱسۡتَجَابُواْ لِلَّهِ وَٱلرَّسُولِ مِنۢ بَعۡدِ مَآ أَصَابَهُمُ ٱلۡقَرۡحُۚ لِلَّذِينَ أَحۡسَنُواْ مِنۡهُمۡ وَٱتَّقَوۡاْ أَجۡرٌ عَظِيمٌ (172) ٱلَّذِينَ قَالَ لَهُمُ ٱلنَّاسُ إِنَّ ٱلنَّاسَ قَدۡ جَمَعُواْ لَكُمۡ فَٱخۡشَوۡهُمۡ فَزَادَهُمۡ إِيمَٰنٗا وَقَالُواْ حَسۡبُنَا ٱللَّهُ وَنِعۡمَ ٱلۡوَكِيلُ (173) فَٱنقَلَبُواْ بِنِعۡمَةٖ مِّنَ ٱللَّهِ وَفَضۡلٖ لَّمۡ يَمۡسَسۡهُمۡ سُوٓءٞ وَٱتَّبَعُواْ رِضۡوَٰنَ ٱللَّهِۗ وَٱللَّهُ ذُو فَضۡلٍ عَظِيمٍ (174) إِنَّمَا ذَٰلِكُمُ ٱلشَّيۡطَٰنُ يُخَوِّفُ أَوۡلِيَآءَهُۥ فَلَا تَخَافُوهُمۡ وَخَافُونِ إِن كُنتُم مُّؤۡمِنِينَ (175)
【译文】

169.为主道阵亡的人,你绝不要以为他们死了,其实他们活着,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给养。
170.他们既为安拉给予自己的恩惠而高兴,又为尚在今世还没有赶上他们的人高兴:他们将来没有恐惧,也不忧愁。
171.他们为安拉的赏赐和恩惠而欣喜,也为安拉不使信士们徒劳无酬而高兴。
172.他们遭受创伤后依然响应安拉和使者的召唤。他们中行善而且敬畏的人,将享受丰厚的报酬。
173.这些人,有人对他们说:“敌人为进攻你们,已经集合了队伍,你们应当害怕!”然而,这话却增加了他们的信念,他们说:“我们有安拉就够了,他是最好的监护者!”
174.他们带着从安拉发出的赏赐和恩惠转回来,他们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他们得到了安拉的喜悦。安拉是有宏恩的。
175.那只是恶魔在威吓他的党羽,你们不要畏惧他们,你们当畏惧我,如果你们是归信的人。

『提示』

安拉在前面的经文中提到,那些内心悖主的伪信者竭力逃避死亡,但他们最终难免一死,而且后世将处在火狱最底层。这几节经文中,安拉告诉人们,虽然人人都有一死,但那些为主道阵亡的烈士虽死犹生,他们在安拉那里享受着真正的生活。安拉以此提醒穆斯林千万不可受伪信者惑众之言的影响,应该一如既往地为主道奋斗。

【注释】

169. 据伊本·阿巴斯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在吾侯德之日,你们的部分兄弟牺牲后,安拉将他们的灵魂安置在乐园中绿鸟的嗉子里,任意飞翔,饮乐园的水,吃乐园的果,在阿尔什荫影下的金灯上栖息。他们看到自己的饮食起居如此美好时,产生了一种愿望:但愿尚在今世的兄弟们能知道安拉赐予勇敢作战者的待遇之丰厚,而不至于胆怯退缩,以便获得与自己一样的结局。安拉对他们说:我替你们将此意传达给他们。于是,安拉降示了这节经文。
死亡,对穆斯林来说,不是整个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新阶段的开始。它之后的才是真正的永恒生命,但绝不是人类理性所能想象那种生命。
170. 烈士们对自己在乐园中的待遇感到满意,也为仍真诚奋斗于主道者感到高兴,因为他们在今世中的奋斗和牺牲绝非损失,而是在为永恒的幸福创造条件,他们将来只有平安和幸福,不会有恐惧和忧伤。烈士,正是这样一些伟大的人:他们在今世为了传播真理,为了解放人类不惜献出身家性命。在后世,当他们自己享受到安拉的无尚恩赐时,仍能想到他人,希望别人也能拥有与自己一样的幸福。安拉的乐园,正是为具备如此伟大人格的人准备的。
171. 烈士们为安拉赐予的无比丰厚的恩典而高兴,但最令他们高兴的是,他们为真理、为正教付出的任何一点努力,所做的任何一点工作,都毫无遗漏地得到了回报。
172. 艾布·苏富扬因吾侯德之战的胜利而得意忘形,他在离开战场回麦加的路上突发奇想:为何不回去乘胜追击,将穆斯林统统杀光呢?他便开始行动。先知得到消息后发出动员:凡昨日与我们一道参战的人,将全部出击,这一次,必须让敌人感受到穆斯林的威力。先知率军来到离麦地那八哩的一个叫哈目拉·艾塞德的地方,等待敌人就范。众多穆斯林虽在吾侯德战场身负创伤,但他们显示出了信士应有的勇敢和耐力,一个个不愿意再失去为安拉战斗的机会。然而,敌人在途中心生莫名的恐惧,觉得情势不妙,转而迅速逃往麦加。此次战役在伊斯兰历史上被称作哈目拉·艾塞德战役。安拉告诉这些穆斯林,他们在受重创后仍然听从先知的号令出击敌人,正体现了他们信念的坚定和对安拉的真正的敬畏,他们将获得重大的赏赐。
173-174.这节经文讲述的是史称“小白德尔战役”的情况。记得艾布·苏富扬在吾侯德战役胜利后得意地对先知说:“穆罕默德!让我们来年在白德尔相会吧!”先知(愿主福安之)答道:“凭主意欲,一言为定!”次年,艾布·苏富扬率军出战,在行进途中,当他们到了米占奈地方时,发生了与哈目拉·艾塞德同样的情况:一个个心生恐惧,不敢前行。是安拉将恐惧投入了他们的心!艾布·苏富扬无心作战,决定撤回。在回麦加的路上,他遇到一个叫纳依目·本·麦斯欧德的多神教徒,便对其说:我等曾与穆罕默德相约今年在白德尔决战,但今年干旱未雨,我们没有充足的粮草,我打算暂时撤回,但又不愿意让穆军出战而我军退缩,这会使穆斯林更加勇猛。依我看,你前往麦地那,在那里制造舆论,说我军将大举进攻麦地那,将一个不留地消灭穆斯林。事情办妥后,我将奖励你十峰骆驼。纳伊目来到麦地那,看到穆斯林正为战役做准备。他逢人便说:我看这样不行,他们已经大举出兵,快到门前了,你们还在准备出发。他们此次来势凶猛,我看这次你们在劫难逃了!……此话无疑对部分意志薄弱者产生了影响。然而,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指掌握我生命的主发誓,哪怕只有我一人,我也要出战!”很快先知带领七十名骑士出发了。他们一路高诵“安拉使我们满足,他是最可信赖者!”的祈祷词。但是,到达约定的地方之后,却不见敌人的踪影。穆斯林在那里驻军八日,一直等待敌人的到来。这时,艾布·苏富扬的两千大军已经胆怯地折回麦加。麦加人讽称他们是“把酒喝光后回来的军队。”而穆斯林在白德尔市场上,以丰厚的利润卖掉了他们随身携带的物资,购买了所需的东西平安而归。这正是第174节经文中说的“他们带着从安拉发出的赏赐和恩惠转回来,他们没有遭受任何损失,他们得到了安拉的喜悦。安拉是有宏恩的。”这虽然只是针对伊斯兰历史上的一次战役降示的经文,但它的意义是广泛的。因为从经文的行文语气、人称代词上,根本看不出它是针对某个具体事件降示的。而这正是《古兰经》的一大特色。
这次战役,穆斯林获得胜利,无疑是因为他们信仰坚定,斗志坚强。敌人大举进攻的消息不但没有动摇他们战斗到底的决心,反而增强了他们的伊玛尼,所以,安拉以特殊的援助——将恐惧投入敌人心中援助了他们,使他们不战而胜。这在本质上与“大白德尔”战役以少胜多的情况有共同之处。
175. 只有多神教徒及一切不信安拉的人,才会遇事害怕、退缩。因为他们顺从恶魔和自己的私欲,而这些东西不足以支撑人度过难关。穆斯林相信,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支配者,他是信士的援助者,没有他的意欲,任何人或物既不能害人,也不能益人。所以他们只信赖他,服从他,崇拜他,只害怕他的惩罚。安拉说:“我和我的众使者必定胜利。”(58:21)“归信的人们!如果你们援助安拉,他就援助你们,并使你们的步伐坚定。”(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