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你不必为那些人争先悖主而忧愁,他们绝不能损伤安拉一丝毫。安拉欲使他们在后世没有福分;他们将受重大的刑罚。
177.以正信换取迷信的人,绝不能损伤安拉一丝毫,他们将受痛苦的刑罚。
178.不归信的人绝不要以为,我优容他们对他们是有利的。我优容他们,只是要他们罪上加罪。他们将受凌辱的刑罚。
179.安拉不会让信士良莠不分,他要甄别恶劣的与善良的。安拉不会让你们窥见幽玄,但他要拣选他意欲的人做他的使者。故你们当确信安拉和众使者。如果你们归信而且敬畏,那么,你们将获得重大的报酬。
180.吝惜安拉赐予的恩惠的人,绝不要以为那对他们是有益的,其实,那对他们是有害的;在复活日,他们所吝惜的要像项圈一样,套在他们的颈项上。天地的遗产,全归安拉。安拉是彻知你们行为的。
多神教徒在吾侯德战役获胜后,伪信者借题发挥说:假设穆罕默德真是先知,他就不会失败,他的时胜时败说明,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王位追求者,而不是什么先知。既然如此,我们不必一定跟随他……他们散布的这些消极言论以及为悖逆者张目的反动立场,使先知非常痛苦,所以安拉降示这几节经文,安慰先知不必为此忧伤。
176. 安拉安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不必为那些极力违抗主命者的行为而苦恼。他们既然甘愿堕落,主动选择犯罪道路,他们必将在后世自食恶果。他们的悖信,于安拉毫无损害。安拉不采取强制手段改变他们的行为状况,是因为安拉在引导和惩罚人类方面有一个总的原则:安拉不改变一个民族的状况,直至他们自己改变。既然那些人不顾一切地坚持顽固立场,安拉也就不愿让他们在后世得到任何福份。岂止如此,后世还将遭受严刑惩治,这是他们咎由自取。
177. 安拉创造万物,供给万物,引领万物。他使人类成为大地的代治者,给他们派遣使者,降示经典,阐明正道与邪道,真理与虚妄。如果人类择善而从,那么对他们今后两世都有益。然而,有许多人偏离这条康庄大道而选择背离人性规律、宇宙规律、社会规律的邪道,他们无疑是自食其果。人类全部归信安拉、服从安拉,不会给安拉增加丝毫荣耀,而只有利于他们自己;人类全部违背安拉的命令,也丝毫无损于安拉的伟大,而只能吞咽自己行为的恶果。
178. 有时,犯罪者在今世不一定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会使他们以为自己是好人,他们常说“好人一生平安”。这种意识使他们更加肆无忌惮,在罪恶中越陷越深。其实,安拉在今世不惩罚许多人,正显示了安拉的慈悯:他一直在给他们悔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然而,对许多人来说,自新的机会却成了犯罪的条件,这不能不说是他们的悲哀。他们在后世即将面对的凌辱和惩罚,也正是他们自己的这种抉择应付的代价。
179. 信仰,从其表面上看,是一个笼统而概括的名词,然其内涵有真假、多少、强弱之分。安拉所嘉奖的,仅是具有坚强信仰和不懈工作的人,所以有必要将混掺其中的虚假、赢弱的成份鉴别出来,或清除,或强化。为此,安拉对穆斯林规定了吉哈德,还时常降下各种灾祸,考验和甄别信仰的真假强弱。若非如此,安拉完全可以使他的正教不战而胜,甚而可以让全人类从一开始就成为穆斯林。在吾侯德战役的考验中,真信士体现了他们的坚贞、勇敢与服从,而伪信者的真实面目也昭然若揭。
毋庸置疑,战争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人们眼见的也只是这种形式,而隐藏于其后的“考验”,即鉴别谁是真诚者,谁是伪信者,是一种幽玄。除了安拉给他的先知透露其中的部分秘密外,其他人无从知晓。即便是先知,也并非知道全部幽玄,安拉让他知道的也只是他有必要知道之事。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向人们说明这一点:“你说:除安拉意欲的外,我不能掌握自己的祸福。假若我知道幽玄,我必多获福利,不遭灾祸。我只是一个警告者和对信士报喜者。”(7:188)那么,成功的秘诀是:归信安拉和使者,以实际行为体现自己的信仰和敬畏。安拉在《古兰经》中经常将礼拜和交纳天课、伊玛尼和敬畏相提并论,足以说明信仰和行为互为印证,缺一不可。
180. 归信安拉和使者,决定了人必须为之付出代价,包括财产甚至身家性命。因为这种信仰不是人生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更不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而是人生的全部内涵,是生命存在的根本目的,它决定着人的幸福与不幸。所以,人万万不可在实践信仰上有任何犹豫,更不可吝啬。人所拥有的一切财富都是安拉赐予的恩典,是让他用于信仰之道的,如果悭吝不舍,甚至不愿交纳安拉规定的天课,那么,他实际在迫害自己,给社会制造危害。在后世,必然遭受安拉的严惩。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赐予财富而未交纳天课的人,在复生日,其钱财将变成光滑的毒蟒缠绕他,并用血盆大口咬住他说:‘我就是你的钱财,我就是你的宝贝。’”(布哈里辑录)人就像用自己的生命崇拜安拉一样,也应以他拥有的钱财及一切去崇拜主。安拉是全知人类行为的,在后世中将予以公正的赏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