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章名由来:《古兰经》以本章首开其端,故名。这一章有许多称谓,每个称谓突出它的一个特点。主要称谓如: “礼拜章”,因礼拜无它不能成立; “赞美章”,它以赞美安拉开始; “《古兰经》之母”,阿拉伯人习惯于把具有涵盖性、领先性的事物称作“母”,“开端”章涵盖了《古兰经》的整体内涵,又是《古兰经》的开端,所以称“《古兰经》之母”。
本章的高贵: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称本章是《古兰经》中最伟大的一章经文。先知曾对一位名叫赛义德·本·穆安俩的人说:“我要把《古兰经》中最伟大的一章教给你,它就是‘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它是反复诵读的七节经文,是启示给我的伟大《古兰经》。”
由七节经文组成的这个短章,是每个穆斯林在一生中诵读次数最多的一章。仅在每天的五番主命拜中,至少要诵读十七遍。如果再加上圣行拜及副功拜中的诵读,诵读次数就更多了。由此也可以窥见本章在整个《古兰经》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这章虽然只有短短的七节经文,但言简意深,它以有限的文字概括了伊斯兰的宇宙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乃至整个《古兰经》无限的蕴涵。
1.奉至仁至慈安拉之名
2.一切赞颂,全归安拉,养育众世界的主,
3.至仁至慈的主,
4.掌握还报日的主,
5.我们只崇拜你,只求你佑助,
6.求你引导我们走正路,
7.你所施恩者的路,不是遭谴怒者的路,也不是迷误者的路。
1. 做任何事均奉安拉的尊名开始,是安拉降示《古兰经》伊始就授予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天启原则和礼仪:“你当奉你的养主之名诵读。”(96:1)这与伊斯兰的最高思想原则完全吻合,即安拉是万有之源,一切发轫于安拉,故一切行为和取向应以安拉的名义开始。
“至仁至慈”这两个词,在阿拉伯语中,出自同一个词根(رحمة), 意为“仁慈”、 “慈爱”、“爱护”等。部分语言学家认为,“至仁”的内涵比“至慈”更为广泛,故而有些中文译本将这两个词分别译为“普慈”、“特慈”——今世普遍慈悯全人类,后世仅慈悯拥有正信和善行者。也有学者将之译为“至仁至慈”、“大仁大慈”等,似将二者视为彼此强调的同义词。但无论如何翻译或解释,可以肯定的是,这两个词型各异、词根相同的词所表达的“仁慈和爱护”包容“慈爱”的所有实质及全部内涵,是只有安拉才能具备的绝对完美的属性。 如果说人们奉“安拉之名”抉择行为取向体现了人类对安拉的态度,那么,安拉“至仁至慈”的完美属性则确立了人类与他们的创造者之间的主仆关系的实质:安拉与人类的关系是慈爱与被慈爱的关系。
2. 这里的感赞,既包括人类对造物主安拉的感谢、赞美、诚服和崇拜;也包括万物对安拉的感赞和崇拜。除了人类,宇宙万有都在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感赞安拉:“七重天和大地,以及万有,都赞颂他超绝万物。没有一物不赞颂他超绝万物,只是你们不明白他们的赞颂罢了。”(17:44) 日月天地,山川河流,动植物及所有存在,通过发挥安拉赋予各自的作用,都在顺服造物主、赞美造物主的全能、独一和伟大。这节经文的“感赞”和“养育”两个概念之间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养育”一切的安拉,才是值得受到人类和宇宙万物感谢、赞美和崇拜的主宰。在阿拉伯语中,养育一词有三层含义:创造、供给、支配。从这个角度讲,这节经文同时包含了伊斯兰的核心——清真言的内涵。
伊斯兰认为,如何认识“绝对养育性”,是正信与迷信的分水岭。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把形形色色的被造物奉为主宰加以崇拜;还有多少人,一方面承认宇宙只有一个创造者,同时又认为某些被造物具有造物主的部分属性,这无疑是荒诞而可笑的迷信。
“众世界”指的是被安拉设置的统一规律所约束的一切存在,也就是宇宙万物。
3. 如前所述,“至仁至慈”这一属性涵盖了慈爱的全部内涵。继第一节经文之后,这一属性在独立的一节经文中再次出现,充分说明慈爱是绝对的养育性最突出的特征,是人类崇拜安拉的最可靠的理由,即创造者与被创造者、养育者与被养育者、崇拜者与被崇拜者之间的关系,是慈爱与被慈爱的关系。这种慈爱既包括今世的普慈,如派遣使者,降示经典,引导人类,又包括后世的特慈,赏罚严明,让每个人依照自己生前的信仰和行为,各受其报,各得其所。
4. 安拉告诉人类,他们在今世的思想和行为,将在后世获得清算和回报。这也是人类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价值和意义所在。信仰后世,是伊斯兰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类的整个生活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这也如同我们常说的,有怎样的宇宙观,就有怎样的人生观;有怎样的人生观,后世就有怎样的归宿。
人类的最终还报之日必将到来,然而除了安拉谁也不知道它的时间,其来临将会是突然的。对后世的信仰,将人类的思想和行为与另一个绝对公正、 和平的世界相维系,以免人们酷爱今世的浮华而沦为物欲的奴隶,从而丧失作为万物之灵的特殊存在的价值。
信仰后世,是精神与物质、肉体与灵魂、个人与集体之间协调均衡的保障。不信后世者随时都会受物欲的奴役而一点一点丧失作为“人”的独立与自由。
如果人类草率地认为这个世界里的所有回报都是最终的回报,如果他不确信在短暂的今世生活之后还有一个更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后世生活,那么,人类的生存决不会产生预期的状态、价值和意义。
信仰后世者和否认后世者,无论在情感或道德行为上都不会相通,无论在今世或后世都不可能殊途同归。
5. 安拉教导我们,既然只有他是唯一的创造者、养育者、还报日的清算者,那么人类就应该只崇拜他,只求助于他。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思想与行为、认识与实践的完美统一。
在伊斯兰语境中,崇拜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不仅指礼拜、纳课、斋戒、朝觐等宗教仪式,也包括一切旨在取悦于安拉的思维意念、言行举止。崇拜的内容非常广泛,可谓无所不及,人类和所有被造物的整个存在过程,都是崇拜安拉的过程。当然,崇拜有自愿崇拜和强制崇拜之分,人类和镇尼是被赋予自由意志的被造物,所以,安拉给予人类选择的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选择接受后世的赏罚。而其他的一切被造物,都在严格依照被设定的程序履行着各自的职责,属于强制崇拜。
“我们只求你佑助”——求助也是崇拜的一种形式,而且是很重要的崇拜形式,因此又被单独提及。
求助是人类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之一,这是人类孱弱的本质所决定的,安拉说:“人类是被创造为羸弱的。”(4:28)人性中存在着与生俱来的种种弱点,而这些弱点决定了他的求助领域也是极其广泛的。从生理到心理,从体力到智力,从实践领域到认识领域,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领域,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互补和借鉴。而求助作为崇拜安拉的重要形式,人类必须调整和把握好物质世界和造物主关系的认识。当我们求助于某个人或某种物质去实现某一目的之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是安拉创造并赋予这些人或物相应的能力和规律,让它们服务于人类,而不是这些被造物本身具有这些能力。也就是说,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造物主安拉,而不是被造物自身。比如在我们生病的时候,需要借助医生和药物等途径来治疗疾病,那么,药物的疗效和医生的医术等,都是由安拉赋予的,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安拉,而不是这些被造物。诸如此类将具体的生活实践升华为抽象认识,或将抽象的信仰外化为生活实践,正是崇拜安拉的正确表现。
6. 既然我们认识到安拉是创造者、养育者、慈爱者、清算者和人类唯一的受崇拜者,那么,就应该祈求他为我们指引正确的人生方向和两世成功的道路,并襄助我们终生遵循正道。当然,这不是否定人类理性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而是仰赖造物主洞彻一切、决定一切的绝对意志,以便断然可靠地来决定我们两世的得与失、荣与辱、成与败。换句话说,人类之所以需要安拉的引导,除了安拉具有至高无上的能力和权威之外,还因为人类拥有的智慧和能力,不足以克服自己与生俱来的种种孱弱以及恶魔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诱胁,因而不足以保证抉择正确的人生方向,维护自己的终极利益。所以,穆斯林在人生道路上迈出每一步,除了坚持天启的原则,做最大的主观努力以外,要始终不能忘记祈求安拉襄助自己获得成功。
7. 这是对“正道”的补充性说明。我们所追求的这个“正道”,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而是人类历史上被无数次遵循,也曾无数次偏离的道路。遵循它的,是有幸获得安拉慈恩的人,毫无疑问,他们是安拉在人类历史上派遣的所有先知和使者,以及所有对安拉忠贞不渝的信士,还有那些不惜为真理献出生命的不计其数的烈士和清廉之士。而偏离它的则是两种人:一种是通过天启的经典知晓正道却故意偏离者,另一种是根本没有认识正道也不在乎正道者。这两种人,既包括历史上篡改天经、偏离正道者,也包括现实中对天启教导置若罔闻者。由于偏离正道和无知于正道都是这两种人的主观选择,所以,前者理应遭受安拉的遣怒而无缘得到安拉的慈恩,后者理应身陷歧途。
“开端”章以短短的七节经文为人类阐明了如下思想:
正确的宇宙观: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养育者、支配者;
正确的人生观:人类接受天启的指导,依照造物主喜悦的方式去生活,方能体现生命的意义。
正确的价值观:服从安拉的意志,恪守安拉的所有命令与禁条,全面崇拜安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所在。
正确的历史观:人类的历史,是信仰的历史。正信的实质,在于引导人类天性去实现人的活动与宇宙存在之间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同宇宙万物携手并肩,共同趋向安拉。而迷信的本质,则是物质和其创造者发生错位,肉体与灵魂产生冲突,利与害彼此混淆,整个生活陷入紊乱之中。
阿敏!祈求安拉答应我们的祈祷,使我们成为崇拜安拉、遵守天启、坚持正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