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章名由来:本章结尾的经文,辨别了固守迷信者和坚持正信者,故名。
与“辨伪”章之间的联系:两章在主题、开头和结尾上均有联系。就主题而言,“辨伪”章概述了部分古代先知的历史事迹,本章则从先知穆萨开始,较为详细地分析易卜拉欣、舒尔布、鲁特等先知的宣教历程及其族人的历史遭遇。两章均以彰显《古兰经》伟大首开其端,而在结尾时,两章均以后世的严惩警告了悖逆者,并对信士予以表彰。
内容提要:作为麦加时期降示的经文,本章所涉及的内容仍然与确立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信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圣品及复生日的赏罚有关。
1.塔,西因,米目,
2.这是明白的经典的节文。
3.因为他们不归信,你几近忧悒身亡。
4.如果我意欲,我将从天上给他们降下一个迹象,他们就对它而俯首贴耳。
5.每逢有新的教诲从至仁主降临他们,他们都背弃它。
6.他们确已否认真理,他们所嘲笑的事情的真相,必将出现在他们面前。
7.难道他们没有观察大地吗?我使各种优良植物在大地上繁衍。
8.此中确有一种迹象,但他们大多数人不归信。
9.你的主确是万能的,确是至慈的。
1. 关于这几个单字母的含义,请参阅“黄牛”章首节经文注释。
2. 这里向世人宣读的,是明白易懂的天启经典——《古兰经》的内容。
3. 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深知自己生命的意义在于给人类带来普遍的“慈悯”,所以,当看到许多人仍然徘徊于迷信而不思悔悟时,他陷入极度的忧愁。于是,安拉宽慰他:“因为他们不归信,你几近忧悒身亡。”“如果他们不信这训辞,在他们背离之后,你或许因悲伤而自毁。”(18:6)其实,先知不必这样:“为自己的恶行所迷惑而认恶为善者,与安拉所引导的人一样吗?安拉必使他所意欲者误入迷途,必使他所意欲者遵循正道,所以你不要为哀悼他们而丧生,安拉确是全知他们的行为的。”(35:8)
4. 假如安拉意欲,完全可以降示一种一次性折服世人的迹象,使整个世界不再有悖逆之人:“如果我意欲,我将从天上给他们降下一个迹象,他们就对它俯首贴耳。”然而,安拉要考验世人。安拉说:“如果你的主意欲,大地上所有的人必定都归信。难道你要强迫众人都做信士吗?”(10:99)“假若你的主意欲,他必使众人变成为-个民族。”(11:118)
5. 在人类历史上,安拉总共派遣十二万四千先知和使者,向各个时代的人们传达天启教导,但总是遭到人们的反对:“每逢有新的教诲从至仁主降临他们,他们都背弃它。”
6. 人类最大的悲哀,在于目光短浅,只看眼前,不顾未来。人们应该知道,自己今世行为的结果,不久的未来将展现于眼前:“他们确已否认真理,他们所嘲笑的事情的真相,必将出现在他们面前。”正如安拉所说:“一个时期之后,你们必将知道关于这教诲的真相。”(38:88)
7-8.人之为人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通过迹象认识留痕迹者,通过被造物认识造物主。假如那些矢口否认安拉和死后复活的人,观察和参悟自己身处的大地,及生长于其上的各种植物,那么必能从中认识到创造者、安排者的存在;必能从其四季的枯荣想见死后复活的可能性。安拉说:“难道他们没有观察大地吗?我使各种优良的植物在大地上繁衍。此中确有一种迹象,但他们大多数人不归信。”
9. 经文告诉我们,安拉是无所不能的,完全可以立即毁灭或惩罚那些悖逆之人,但还是给他们充足的机会,以便他们悔悟,因为安拉是至仁至慈的主,以仁慈为己任:“你的主确是万能的,确是至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