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章名由来:本章述及“蚁谷”发生的奇妙故事,故名。
本章与“众诗人”章之间的联系:大致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本章比较详细地讲述了上章概述的先知达乌德、素莱曼、穆萨、撒利哈和鲁特的历史事迹。其二,“众诗人”、“蚂蚁”和“故事”三章依次降示,并按降示的原次序排列在了《古兰经》中,它们在确立经典的天启性方面有着诸多共同内容。
内容提要:本章作为麦加时期降示的经文,仍然与确立认主独一,拜主独一的信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圣品及复活的必然性有关。
1.塔,西因。这是《古兰经》——判别真伪的经典——的节文,
2.是信士的向导和佳音。
3.他们谨守拜功,完纳天课,笃信后世。
4.不信后世者,我确已为他们装饰了他们的行为,故他们是徘徊歧途的。
5.这等人是应受严刑的,他们在后世是最亏折的。
6.你确已奉到至睿全知的主降示的《古兰经》。
1. 关于这几个单字母的含义,请参阅“黄牛”章首节经文注释。
安拉告诉我们:降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经文,是明辨真伪的伟大《古兰经》的节文。也就是说,辨别真伪,阐明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的一切原则、规范和要求,是《古兰经》的基本宗旨。
2. 此外,《古兰经》还有两个特点:引导和报喜:“是信士的向导和佳音。”即引导世人摆脱迷信,走向正信,摆脱人和物欲的奴役,争做创造万物、养育万物的安拉的奴仆;以后世的永恒乐园向接受它引导的信士报喜。
3. 这是接受《古兰经》引导和获得《古兰经》报喜的人的具体特征:
(1)“他们谨守拜功。”即按要求完成安拉规定的每天的五番拜功。拜功是仆人与安拉联系的重要形式,它使人时刻将安拉铭记于心。它制止人犯罪,提醒人忏悔。
(2)“完纳天课。”天课是通过人对人的同情和帮助,体现对安拉的顺从的一种功课。它使人的心灵获得净化,使人与人的关系得到改善。
(3)“笃信后世。”即他们心系后世,将自己的一切行为与后世的赏罚联系在一起。另言之,他们并非只顾眼前,不顾未来的目光短浅之人。
4-5.那些只顾今生,及时行乐,不思后世清算的人,安拉要将他们放任自流,让他们以犯罪而自豪,以悖谬而自信,深陷罪恶而不可自拔:“不信后世者,我确已为他们而装饰了他们的行为,故他们是徘徊歧途的。”至于在后世,等待他们的是火狱的严刑,他们将沦为最亏本之人:“这等人是应受严刑的,他们在后世是最亏折的。”
6. 安拉再一次重申降于先知穆罕默德的《古兰经》的天启性:“你确已奉到从至睿全知的主降示的《古兰经》。”即《古兰经》绝非人的作品,它降自至睿全知的安拉,安拉的一切安排富含哲理,安拉彻知人类幽明的一切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