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伊姆兰的家属 - آل عمران

导 言
“伊姆兰的家属”章与“黄牛”章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阐述人们对待《古兰经》的立场。在“黄牛”章中,安拉提到了归信《古兰经》的信士和不归信的逆徒的情况。在“伊姆兰的家属”章中,安拉既提到心存邪念、执意探究隐微经文涵意的人的反动态度,也阐述了知识渊博、确信《古兰经》全部内容均为来自安拉的真理的人的明智立场。
2. 阐明了人祖阿丹与先知尔撒的诞生的相似性。“黄牛”章提到了安拉创造阿丹的情况,本章提到了尔撒被造的经过。阿丹无父无母的创造和尔撒有母无父的产生,蕴涵了创造人类不一定需要父母结合的哲理。
3.叙述了有经人的争辩。前一章详细介绍了犹太人的诡辩,揭露了他们顽固不化、不守信用的态度,这一章则概括叙述了基督教徒的诡辩,因为时间顺序上基督教徒排在犹太人之后。
4.在两章的结尾,安拉都给人类教授了祈祷方法。在前一章中,祈祷词的内容大致与教门简而易行的特色有关,那是因为教门尚处在初始阶段。在这一章中,祈祷词的内容主要强调了人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正信的道路,以更多的善功追求安拉的厚报。
5.阐明信士最终获得胜利的必然性。前章在阐明敬畏者的特征之后,指出这些人坚持他们的主的引导,他们才是成功者。本章也以同样的结论为结尾:“你们当敬畏安拉,以便你们成功。”
本章内容提要:本章内容主要涉及信仰和立法两个方面。在信仰方面,确立了安拉的独一性、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使者身份和《古兰经》的可靠性;驳斥了有经人围绕《古兰经》和先知穆罕默德捏造的种种谎言,并郑重宣布:安拉接纳的宗教,只是伊斯兰;论证了基督教提出的耶稣具有神性的说法的荒谬性。关于基督教对先知尔撒的错误信仰及基督徒否认伊斯兰的论述,占了本章几乎一半的内容。这与“黄牛”章以三分之一的篇幅揭露犹太人的罪行有共同之处。在本章中,安拉号召穆斯林不可重蹈有经人的覆辙,并提醒严防有经人的阴谋诡计。在立法方面,阐明了朝觐和吉哈德的主命性质;禁止了利息;说明了拒绝交纳天课者的结局;总结了吾侯德和白德尔两大战役的种种教训;斥责了伪信者阴险毒辣的立场。本章末尾,安拉号召人们参悟天地的创造及宇宙的精密性,命令他们以生命财产为主奋斗,以便获得最后的成功:“归信的人们!你们当坚忍,当奋斗,当备战,当敬畏安拉,以便你们成功。”(3:200)
章名由来:本章被命名为“伊姆兰的属家”章,是因为其中提到了先知尔撒的母亲麦尔彦之父伊姆兰的家族中发生的一些事情:麦尔彦的母亲生育之后在女儿身上发现了种种奇迹;安拉从全世界的女性中优选麦尔彦成为先知尔撒的母亲……
本章同“黄牛”章一道,被称为“两章光辉的经文”,意指这两章经文在今世能引导诵读并遵循其教导者走正道,在后世能照亮他们的成功之路。因为这两章包含了安拉“最伟大的尊名”。先知(愿主福安之)说:“安拉最伟大的尊名就在这两节经文中:‘你们的受拜者,是独一的受拜者,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他是普慈特慈的主。’(2:163)、‘他是安拉,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他是永生的,维护万物的。’(3:2)”(艾布·达乌德、伊本·玛哲辑录)
本章的尊贵:奈瓦斯·本·塞穆安说:我听安拉的使者说:“你们当多读《古兰经》,在复生日,它将为热爱它的人说情。你们要多读‘光辉的经文’——“黄牛”章和“伊姆兰的家属”章。在复生日,它俩将如两朵白云,或两群列队的飞燕,来为曾经热爱它俩的人申辩。你们当多读“黄牛”章,的确,遵奉它会带来吉庆,背弃它会招致后悔,在它面前,玩弄邪术者会变得无能为力。”(穆斯林辑录)

بِسْمِ اللَّهِ الرَّحْمَنِ الرَّحِيمِ
الٓمٓ (1) ٱللَّهُ لَآ إِلَٰهَ إِلَّا هُوَ ٱلۡحَيُّ ٱلۡقَيُّومُ (2) نَزَّلَ عَلَيۡكَ ٱلۡكِتَٰبَ بِٱلۡحَقِّ مُصَدِّقٗا لِّمَا بَيۡنَ يَدَيۡهِ وَأَنزَلَ ٱلتَّوۡرَىٰةَ وَٱلۡإِنجِيلَ (3) مِن قَبۡلُ هُدٗى لِّلنَّاسِ وَأَنزَلَ ٱلۡفُرۡقَانَۗ إِنَّ ٱلَّذِينَ كَفَرُواْ بِـَٔايَٰتِ ٱللَّهِ لَهُمۡ عَذَابٞ شَدِيدٞۗ وَٱللَّهُ عَزِيزٞ ذُو ٱنتِقَامٍ (4) إِنَّ ٱللَّهَ لَا يَخۡفَىٰ عَلَيۡهِ شَيۡءٞ فِي ٱلۡأَرۡضِ وَلَا فِي ٱلسَّمَآءِ (5) هُوَ ٱلَّذِي يُصَوِّرُكُمۡ فِي ٱلۡأَرۡحَامِ كَيۡفَ يَشَآءُۚ لَآ إِلَٰهَ إِلَّا هُوَ ٱلۡعَزِيزُ ٱلۡحَكِيمُ (6) هُوَ ٱلَّذِيٓ أَنزَلَ عَلَيۡكَ ٱلۡكِتَٰبَ مِنۡهُ ءَايَٰتٞ مُّحۡكَمَٰتٌ هُنَّ أُمُّ ٱلۡكِتَٰبِ وَأُخَرُ مُتَشَٰبِهَٰتٞۖ فَأَمَّا ٱلَّذِينَ فِي قُلُوبِهِمۡ زَيۡغٞ فَيَتَّبِعُونَ مَا تَشَٰبَهَ مِنۡهُ ٱبۡتِغَآءَ ٱلۡفِتۡنَةِ وَٱبۡتِغَآءَ تَأۡوِيلِهِۦۖ وَمَا يَعۡلَمُ تَأۡوِيلَهُۥٓ إِلَّا ٱللَّهُۗ وَٱلرَّـٰسِخُونَ فِي ٱلۡعِلۡمِ يَقُولُونَ ءَامَنَّا بِهِۦ كُلّٞ مِّنۡ عِندِ رَبِّنَاۗ وَمَا يَذَّكَّرُ إِلَّآ أُوْلُواْ ٱلۡأَلۡبَٰبِ (7) رَبَّنَا لَا تُزِغۡ قُلُوبَنَا بَعۡدَ إِذۡ هَدَيۡتَنَا وَهَبۡ لَنَا مِن لَّدُنكَ رَحۡمَةًۚ إِنَّكَ أَنتَ ٱلۡوَهَّابُ (8) رَبَّنَآ إِنَّكَ جَامِعُ ٱلنَّاسِ لِيَوۡمٖ لَّا رَيۡبَ فِيهِۚ إِنَّ ٱللَّهَ لَا يُخۡلِفُ ٱلۡمِيعَادَ (9)
【译文】

1.艾利弗,俩目,米目。
2.安拉,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是永生不灭的,是维护万物的。
3.他降示你这部包含真理的经典,以证实以前的一切天经;他于此经之前曾降示《讨拉特》和《引支勒》,
4.以作世人的向导;安拉降示的都是辨别真伪的经典。不信安拉的迹象的人,必定要受严厉的刑罚。安拉是万能的,惩恶的。
5.对于安拉,天地间无任何隐密之物。
6.他在子宫中任意给你们赋形。除他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他确是万能的,至睿的。
7.他给你降示这部经典,其中有一些明确的节文,是全经的基本;还有一些隐微的节文。心存邪念的人,追究隐微的节文,企图淆惑人心,探求经义。其实,只有安拉才知道经义的究竟。而精通学问的人则说:“我们已确信它,明确的和隐微的都是我们的主降示的。惟有理智的人才会觉悟。
8.我们的主啊!在你引导我们之后,求你不要使我们的心背离正道,求你把你的恩惠赐予我们,你确是博施的。
9.我们的主啊!在无疑之日,你必定集合世人。安拉确是不爽约的。”

【注释】

1. 关于这几个阿拉伯文单字母的含义,请参阅“黄牛”章首节经文注释。
2. 在涉及任何问题之前,安拉首先向人类阐明了他的属性:除他之外,绝无应受崇拜者,他是永生不灭的,是支配万物的。也就是说,宇宙间的无数物质虽然被人类所崇拜,但这是荒谬信仰所致,它们被人类崇拜,并不意味着它们“应受崇拜”。真正应受崇拜的,只有创造万有,支配万有,以精密的规律约束万有并使其最终消亡的主——安拉。在描述安拉时,本不应使用描述被造物的词语,但语言、文字、概念的作用在于为人类阐明他们所能理解之事,如果安拉用人类不明白的概念描述自己和诸多幽玄之事,那么人类永远不可能对安拉和那些幽玄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所以,为便于人类理解,安拉使用了种种“名同实异”的表述。这里的“永生不灭”指安拉无始无终、永远存在的属性,即对于安拉来说,无所谓生灭;而“支配”安拉对宇宙万物富于哲理的安排。
3. 安拉以“降示”一词确立了《古兰经》、《讨拉特》、《引支勒》等经典的天启性,排除了《古兰经》及真正的《讨拉特》和《引支勒》中存在人类附加内容的可能性。凡掺杂人为内容的,已不再是天启经典。从词汇学的角度讲,降示《古兰经》所使用的“降示”(نَزَّلَ)一词,具有“陆续”、“零星”下降之意。《古兰经》就是在二十三年的时间中,根据当时发生的事件和未来人类个人、家庭、社会生活所需规范而陆续降示的。而降示讨拉特、引支勒所使用的动词是“降示”(أَنْزَلَ),该词具有“一次性”下降之意。《讨拉特》、《引支勒》也的确是安拉一次性降示给先知穆萨和尔撒的。
4. 在降示《古兰经》之前,安拉降示了讨拉特和引支勒,作为那个时代人们的指导。安拉在尔撒之前降示过经典,给他及之后的先知也降示了经典,他只是受启示者,而不是启示的来源;天地万有在他之前已然存在,他丝毫没有参与任何一物的创造,他因而也不具神性,况且“他和他的母亲曾吃食物。”(5:75)
分辩真伪,是《古兰经》、《讨拉特》、《引支勒》的基本目的,也是安拉降示的一切经典的基本目的。确信安拉降示的一切经典并实践其教导的人,永远不会陷入无知、愚昧、迷信之中。否认和拒绝安拉的经典引导的人,在今世无疑会陷入迷信邪说、物欲崇拜之中,从而在后世也将遭受严厉的惩罚,因为安拉已经警告人类:他将惩罚违背他意志的人。
5.“隐藏”、“无知”、“疏忽”都是有限的被造物的属性。面对庞大宇宙中的无限存在时,人可能因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感叹:谁能一丝不漏地知道宇宙中的一切呢?于是,安拉告诉人类,作为被造物之一的人,不可能彻知宇宙中的一切,因为他们“被造成弱的”(4:28),也“只被授予极少的知识”(7:85)。但是,全能的安拉不但全知宇宙中的一切,更是宇宙万物从无到有的创造者、支配者,还给宇宙万有的存在规定了限期。对他来说,不存在任何“秘密”,他知道归信者的真诚、不信者的悖逆和伪信者的虚假……总之,他全知一切。众先知乃至众天使都是被造物,他们都承认“除安拉授予的知识外,我们毫无知识”,被基督教赋予“神性”的尔撒自然也不例外。
6. 人的性别、容貌、脾性、身高、肤色等,都来自安拉的创造,人无法更改。被奉为“神”的尔撒并未创造过任何一物,更未给任何人赋予过形象,连他自己都是母亲麦尔彦孕育的。只有创造万物的全能的主,才是应受崇拜的主,人不应崇拜同他们一样的被造物。
安拉是至高无上,强大无比的。他所创造的任何一物都具有人的理性无法彻知的哲理。
7. 安拉告诉人们,他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的《古兰经》内容共有两种类型:明确的和隐微的。对于前者,凡理智健全,具有相关知识者均可理解其意,它们是全经的基本。而隐微的经文,如末日到来的时间、雅朱者和马朱者、旦扎利出世的日子、天使、恶魔、后世、乐园、火狱等种种幽玄概念,这类经文,只有安拉知道其涵义。
《古兰经》包含诸多隐微经文的意义,在于考验人类对安拉的信仰程度。一览无余、一目了然的事物,固然对人有考验作用,但人类尚未眼见,其存在又被经训阐述得十分确切的事物,要求人信与不信、干与不干时,更具有考验意义。这种考验性,体现在人面对理性根本无法理解的事物时,是承认自己的有限和无能,还是徒劳地去探究,抑或断然否定。因为安拉是全知万事的,他知道人类中就有那样一些心存邪念的人,他们不遵循明确的真理,不走康庄大道,却始终在寻找制造是非的机会。他们不但对隐微的经文妄加曲解,甚至对明确的经文也作根本不符合语言学及注释学规则的解释,他们还为那种与经典整体宗旨背道而驰的解释冠以种种神秘的名称。安拉明确告诉他们:隐微的经文,只有安拉知道其涵义,任何人为的诠释,均属曲解!真正确信安拉,且有真知者是断不会不自量力地挖掘“只有安拉知道其涵义”的经文的奥义。相反,他们会谦恭地说:“我们确信,明确的和隐微的,都是我们的主降示的。”对人的理性范围之外的事,欣然接受主的教诲而无条件地确信,正体现了这些人信仰的真诚。
安拉已经为人类阐明了对他的考验应该有的正确立场和不应该有的错误态度,但只有那些理智健全,善于思维的人,方能权衡利弊,择善而从。
8. 知识渊博的人向安拉表明了他们对隐微经文的态度:他们将坚定不移地遵守安拉的教导,以天启原则为标准;他们祈求安拉的慈悯,不要使他们在接受真理、遵循正道之后受恶魔的蛊惑而再次陷入迷误;他们深知安拉是慷慨大量,广济博施的。阿依舍传述,先知(愿主福安之)经常这样向安拉祈祷:“支配心灵的主啊!求你使我的心稳定于你的教门。”她问道:“安拉的使者!我为何经常见你这样祈祷。”先知说:“任何人的心灵,都掌握在仁慈主的二指之间,他意欲使之正直,就使之正直,他意欲使之歪斜,就使之歪斜。”
9. 人们对天启经典的态度,直接决定他们今世的信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性质,进而决定他们在后世的成功与失败。那些知识渊博的人祈求安拉使他们一如既往地坚持真理,深知末日是真实的,复生是真实的,乐园是真实的,火狱是真实的,清算是真实的。他们坚信安拉是绝不爽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