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章名由来:本章中明确指出,安拉已把《古兰经》降给先知穆罕默德:“归信并行善,确信降于穆罕默德的经典者。”(47:2)先知穆罕默德的名字,在《古兰经》中出现了四次,另外三次分别是:“穆罕默德,只是一位使者。”(3:144)“穆罕默德不是你们中任何一个男子的父亲。”(33:40)“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48:29)除了这四处,每每提到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时,总称呼使者或先知。本章又称“战斗”章,因为其中涉及有关战争的律例。
与“沙丘”章之间的联系:本章起始内容与上一章末尾内容联系极其密切,甚至可以说,假如去掉“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上下内容之连贯,如同一节经文。也就是说,本章第一节经文是对上一章末尾“悖逆的民众”特点的进一步说明。
1.不归信而且妨碍主道的人,安拉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
2.归信并行善,确信降于穆罕默德的经典者——那部经典是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安拉将赦宥他们的罪恶,改善他们的状况。
3.那是因为不信者在追随虚妄,归信的人在遵守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安拉如此为众人设许多譬喻。
1. 安拉在这里向人类宣布了一条重要原则:基于正确的信仰,为求得主的喜悦而干的工作,无论大小,都能称之为“善功”;而那些拒绝接受正信,甚而阻止他人走正道的人所干的善事,即便在世俗意义上可称其为“善”,但在安拉的天平中绝无“善”的内涵,因此得不到任何回赐:“不归信而且妨碍主道的人们,安拉将使他们的善功无效。”伊本·阿巴斯说,此节经文是针对艾布•哲赫勒、哈里斯·本·希沙目等多神教徒降示的。这些人虽然也常干一些扶危济困、服务朝觐
者、修缮禁寺之类的善事,但由于他们同时扮演着反对真理的头目的角色,所以安拉使他们的善举化为无效。
2. 具有正确信仰——内心深信降于先知穆罕默德的《古兰经》,并且力行善功者,他们的善功是真正的善功。因为他们的善行,以信仰为基础和动力,所以安拉将赦宥他们的诸多过失,在今世规范他们的行为,在后世让他们获得乐园享受:“归信并行善,确信降于穆罕默德的经典者——那部经典是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安拉将赦宥他们的罪恶,改善他们的状况。”“归信而且行善者,我必定勾销他们的罪恶,我必定以他们行为最优的报酬回赐他们。”(29:7)
3. 安拉之所以使悖逆者的善举无效,而只接纳有正信者的善行,是因为:“不信者在追随虚妄,而归信的人在遵守他们的主降示的真理。”即不归信天启真理的人,由于丧失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信仰,所以他们的善举具有自私性、盲目性和不定性,甚至是罪恶的铺垫或为罪恶行为造势。有正信的人,虽然受人性的局限也犯错误,甚至作恶,但由于人生方向正确,所以善行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而且他们的善功具有唯真唯美、无私和持久的特性。
安拉为人类设如此通俗易懂的比喻,旨在让他们明辨是非,择善而从:“安拉如此为众人设许多譬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