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言
章名由来:在本章中,安拉向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报喜,他将使伊斯兰获得全面胜利,故名。安拉说:“我确已赏赐你一种明显的胜利。”(48:1)
本章与“穆罕默德”章之间的联系:
1. 两章均阐明了真信士、伪信者和多神崇拜者的特性。
2. 在上一章,安拉命令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为自己和众信士祈求饶恕:“你应当知道,除安拉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你应当为你的过失求饶,并应当为男女信士求饶。安拉全知你们的行为和归宿。”(47:19)而在本章一开始,安拉告诉先知,他们已获得饶恕:“我确已赏赐你一种明显的胜利,以便安拉赦宥你已往和将来的过失,完善对你的恩典,并昭示你一条正路。”(48:1-2)
本章的优越:这一章经文降示于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从侯代比亚返回麦地那途中。据艾哈迈德、布哈里、提尔密济、奈萨依传述,欧麦尔·本·赫塔布说,先知(愿主福安之)说:“昨夜给我降示的一章经文,我喜爱它甚于今世中的一切。它就是:‘我确已赏赐你一种明显的胜利,以便安拉赦宥你已往和将来的过失……’”
本章降示背景:在麦地那,先知在梦中得到安拉启示,他将率领穆斯林进入麦加,巡游天房克尔白。先知宣布了此消息,穆斯林喜出望外。
伊历六年十二月,先知率领一千五百名穆斯林前往麦加。此次出行的目的,仅在于履行副朝仪式,而无任何作战意向,因此,除了随身携带的佩剑,未带其它武器。他们从济勒侯莱法受戒,赶着献祭的牲畜行至一个叫侯代比亚的地方时,得知麦加古莱什多神教徒已经闻讯率军出城与穆斯林作战。于是,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派遣奥斯曼•本•安凡前去说明穆斯林此行的意图。然而不久传来消息说奥斯曼已被杀害。先知及穆斯林大众闻之大怒,他们在该地一棵树下盟誓:要么取得胜利,要么战死沙场。古莱什人闻讯大惊,赶忙派人前来和谈,此时证实,奥斯曼被杀的消息并不属实。于是,先知命令由阿里执笔,和古莱什人签订了著名的“侯代比亚和约”。先知从长远战略目的考虑,未计较眼前的某些得失,接受了带有部分不平等条款的全部内容,甚至迁就对方的苛求,将条约首端的“奉至仁至慈的安拉之名”改为“奉主之名”,将自己“安拉的使者”的签名改为“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和约的内容主要有:
1. 双方休战十年;
2. 未经主人许可,投奔先知的古莱什人,必须由先知遣返麦加,而穆斯林中投奔古莱什的人,他们不负责遣返;
3. 愿与古莱什结盟者自便,愿与先知结盟者自便;
4. 先知率众朝觐一事改在翌年进行。届时进入麦加只能逗留三天。除随身佩剑外,不得携带其它武器。
尽管许多穆斯林一时难以接受和约的部分不平等条款,但其后事态的发展证明,此项和约确为穆斯林最终收复麦加创造了以下有利条件:
1. 缓和同麦加古莱什多神教徒的对抗状态,赢得集中力量对付麦地那犹太人的时间;
2. 古莱什多神教徒实际上承认了先知和穆斯林的地位,使穆斯林拥有了公开宣扬正教的机会和条件;
3. 和约中的部分不公平条款体现出穆斯林一方的博大胸怀,赢得了人心,同时也显示出先知对正教必胜的信心。
侯代比亚和约签订后,麦加贵族中颇具影响的人物哈立利德·本·瓦利德、阿慕尔·本·阿绥等纷纷率众归信伊斯兰。及至两年后光复麦加时,穆斯林人数从一千五百人增至一万人。因此,伊本·麦斯欧德、加比尔、白拉依等圣门弟子说,人们都以为穆斯林的胜利始于收复麦加,而我们则认为穆斯林的胜利,早在侯代比亚和约签订之时就已奠定。本章经文降示于先知缔结和约后从侯代比亚返回途中。
1.我确已赏赐你一种明显的胜利,
2.以便安拉赦宥你已往和将来的过失,完善对你的恩典,并昭示你一条正路。
3.安拉将给你一种有力的援助。
4.他曾将镇静降在信士的心中,以便使他们信念倍增。天地的军队都是安拉的,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
5.以便他使男女信士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并赦宥他们的罪恶。安拉看来,这是伟大的成功。
6.以便他惩罚男女伪信者和男女以物配主者。他们对安拉抱有恶意猜想,恶运只降临他们。安拉谴怒他们,弃绝他们,并为他们预备了火狱。那归宿真恶劣!
7.天地的军队,都是安拉的。安拉是万能的,是至睿的。
8.我确已派遣你作见证者,报喜者,警告者,
9.以便你们归信安拉和使者,并援助他,尊敬他,朝夕赞颂他。
10.与你订约的人,其实是在与安拉订约;安拉的手在他们的手之上。背约者,自受其害;实践与安拉所订盟约者,安拉将赏赐他重大报酬。
1. 这节经文降示时,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正率领穆斯林,行进在从侯代比亚返回麦地那的路上。经文中“明显的胜利”,指与古莱什人达成的侯代比亚和约。
2-3.安拉在恩赐先知这一重大胜利的同时,还授予普通人无以享受的恩惠——赦宥先知前后的一切过失:“以便安拉赦宥你已往和将来的过失。”必须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过失”绝非先知故意犯罪,而是指那些对一般人来说不能算为过失,甚或是优点的一些事情,如对盲人皱眉等。尽管先知的一切过失已获饶恕,但他仍然拜主不怠,以至于因长时间礼拜而双脚浮肿。阿依舍问先知,既然你所有的过失已得饶恕,为何还要如此努力时,先知说:“难道我不应该做一个感恩的仆人吗?”可见,向安拉求饶恕,也是感恩的一种表现。
安拉如此援助先知,就是要恩赐他完美的恩惠,让他在天启正道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获得最终胜利:“完善对你的恩典,并昭示你一条正路。安拉将给你一种有力的援助。”
4. 在侯代比亚之日,安拉将镇静降于穆斯林心中。困境不但没有使他们怯懦和退缩,而是使他们更加凝聚,士气更加高涨。他们与先知盟誓,决心与多神教徒战斗到底。安拉拥有一切权利——天地的军队都是安拉的,有了他的援助,穆斯林必胜。安拉彻知一切,安拉的任何安排均恰如其分:“安拉是全知的,是至睿的。”
5. 安拉以患难的磨练和考验,消除虔信正教的男女穆斯林的罪恶,使他们最终得入乐园胜境:“以便他使男女信士进入下临诸河的乐园而永居其中,并赦宥他们的罪恶。”而这才是最伟大的成功:“安拉看来,这是伟大的成功。”
6. 在安拉的考验面前,那些表面归信,内心悖逆,对安拉的独一受拜性没有明确认识,对安拉的全能持有怀疑之人,必然原形毕露。他们蛰居于麦地那,猜测甚至希望先知和穆斯林遭到麦加多神教徒的彻底消灭。安拉要降怒于这些人,使他们遭遇厄运,进入火狱:“以便他惩罚男女伪信者和男女以物配主者,他们对安拉抱有恶意猜想,恶运只降临他们,安拉谴怒他们,弃绝他们,并为他们预备了火狱。那归宿真恶劣!”
7. 对于惩罚悖逆者和伪信者,安拉是全能的。因为安拉拥有天地的一切:“天地的军队,都是安拉的。安拉是万能的,是至睿的。”天地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安拉的“军队”,安拉可以用任何一种方式惩罚不义之徒。
8-9.安拉给全人类派遣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就是要见证他们的信仰和行为,以两世的幸福向接受真理者报喜,以永久的火狱警告悖逆者,让更多的人归信安拉,支持使者,成为朝夕颂主之人:“我确已派遣你作见证者,报喜者,警告者,以便你们归信安拉和使者,并援助他,尊敬他,朝夕赞颂他。”
10. 这是安拉对穆斯林在侯代比亚之日与先知所订誓死之约的剖析:“与你订约的人,其实是在与安拉订约;安拉的手在他们的手之上。”当他们在树下与先知盟誓,甘愿战死沙场时,他们实际在与安拉缔约。因为他们的行动表明,他们相信安拉的独一、全能和伊斯兰的真理性。关于“安拉的手在他们的手之上”所表达的意思,伊玛目萨迪说,一方面喻示他们与先知握手盟誓,如同与安拉盟誓;另一方面强调这一誓约的神圣性和不可违背性。同样,不信守与先知缔结的盟约,就等于不信守与安拉缔结的盟约,这等人必将遭到安拉的惩罚:“背约者,自受其害。”安拉将重赏践行誓约之人:“实践与安拉所订盟约者,安拉将赏赐他重大的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