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戛弗 - ق

导 言
章名由来:本章以阿拉伯语字母“戛弗”为开端,故名。
与“寝室”章之间的联系:安拉在“寝室”章中提到,一些阿拉伯游牧人随口说他们归信了,其实信仰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安拉说:“游牧人们说:‘我们已经归信了。’你说:‘你们没有归信,你们应该说我们归顺了,因正信尚未深入你们内心。如果你们服从安拉和使者,他丝毫不减少你们的善功。安拉确是至赦的,确是至慈的。信士,只是确信安拉和使者,然后没有怀疑,并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安拉奋斗的人;这等人,确是诚实的……’”(50:14-15)而在本章,安拉告诉人们,要获得真正的信仰,需要参悟宇宙万物中潜藏的安拉全能独一的迹象;需要披阅历史,总结前人荣辱成败的原因;还需要坚定不移地信仰末日、复活和后世赏罚。

بِسْمِ اللَّهِ الرَّحْمَنِ الرَّحِيمِ
قٓۚ وَٱلۡقُرۡءَانِ ٱلۡمَجِيدِ (1) بَلۡ عَجِبُوٓاْ أَن جَآءَهُم مُّنذِرٞ مِّنۡهُمۡ فَقَالَ ٱلۡكَٰفِرُونَ هَٰذَا شَيۡءٌ عَجِيبٌ (2) أَءِذَا مِتۡنَا وَكُنَّا تُرَابٗاۖ ذَٰلِكَ رَجۡعُۢ بَعِيدٞ (3) قَدۡ عَلِمۡنَا مَا تَنقُصُ ٱلۡأَرۡضُ مِنۡهُمۡۖ وَعِندَنَا كِتَٰبٌ حَفِيظُۢ (4) بَلۡ كَذَّبُواْ بِٱلۡحَقِّ لَمَّا جَآءَهُمۡ فَهُمۡ فِيٓ أَمۡرٖ مَّرِيجٍ (5) أَفَلَمۡ يَنظُرُوٓاْ إِلَى ٱلسَّمَآءِ فَوۡقَهُمۡ كَيۡفَ بَنَيۡنَٰهَا وَزَيَّنَّـٰهَا وَمَا لَهَا مِن فُرُوجٖ (6) وَٱلۡأَرۡضَ مَدَدۡنَٰهَا وَأَلۡقَيۡنَا فِيهَا رَوَٰسِيَ وَأَنۢبَتۡنَا فِيهَا مِن كُلِّ زَوۡجِۭ بَهِيجٖ (7) تَبۡصِرَةٗ وَذِكۡرَىٰ لِكُلِّ عَبۡدٖ مُّنِيبٖ (8) وَنَزَّلۡنَا مِنَ ٱلسَّمَآءِ مَآءٗ مُّبَٰرَكٗا فَأَنۢبَتۡنَا بِهِۦ جَنَّـٰتٖ وَحَبَّ ٱلۡحَصِيدِ (9) وَٱلنَّخۡلَ بَاسِقَٰتٖ لَّهَا طَلۡعٞ نَّضِيدٞ (10) رِّزۡقٗا لِّلۡعِبَادِۖ وَأَحۡيَيۡنَا بِهِۦ بَلۡدَةٗ مَّيۡتٗاۚ كَذَٰلِكَ ٱلۡخُرُوجُ (11) كَذَّبَتۡ قَبۡلَهُمۡ قَوۡمُ نُوحٖ وَأَصۡحَٰبُ ٱلرَّسِّ وَثَمُودُ (12) وَعَادٞ وَفِرۡعَوۡنُ وَإِخۡوَٰنُ لُوطٖ (13) وَأَصۡحَٰبُ ٱلۡأَيۡكَةِ وَقَوۡمُ تُبَّعٖۚ كُلّٞ كَذَّبَ ٱلرُّسُلَ فَحَقَّ وَعِيدِ (14) أَفَعَيِينَا بِٱلۡخَلۡقِ ٱلۡأَوَّلِۚ بَلۡ هُمۡ فِي لَبۡسٖ مِّنۡ خَلۡقٖ جَدِيدٖ (15) وَلَقَدۡ خَلَقۡنَا ٱلۡإِنسَٰنَ وَنَعۡلَمُ مَا تُوَسۡوِسُ بِهِۦ نَفۡسُهُۥۖ وَنَحۡنُ أَقۡرَبُ إِلَيۡهِ مِنۡ حَبۡلِ ٱلۡوَرِيدِ (16) إِذۡ يَتَلَقَّى ٱلۡمُتَلَقِّيَانِ عَنِ ٱلۡيَمِينِ وَعَنِ ٱلشِّمَالِ قَعِيدٞ (17) مَّا يَلۡفِظُ مِن قَوۡلٍ إِلَّا لَدَيۡهِ رَقِيبٌ عَتِيدٞ (18) وَجَآءَتۡ سَكۡرَةُ ٱلۡمَوۡتِ بِٱلۡحَقِّۖ ذَٰلِكَ مَا كُنتَ مِنۡهُ تَحِيدُ (19) وَنُفِخَ فِي ٱلصُّورِۚ ذَٰلِكَ يَوۡمُ ٱلۡوَعِيدِ (20) وَجَآءَتۡ كُلُّ نَفۡسٖ مَّعَهَا سَآئِقٞ وَشَهِيدٞ (21) لَّقَدۡ كُنتَ فِي غَفۡلَةٖ مِّنۡ هَٰذَا فَكَشَفۡنَا عَنكَ غِطَآءَكَ فَبَصَرُكَ ٱلۡيَوۡمَ حَدِيدٞ (22)
【译文】

1.戛弗。以光荣的《古兰经》盟誓,
2.难道他们因同族的警告者来临而惊讶吗?不信者们说:“这是奇事!
3.难道我们既死之后,已成泥土,还要还原吗?那太不近情理了。”
4.我确知大地对他们的吞噬,我这里有一部受保护的典籍。
5.他们否认降临他们的真理,他们处在混乱之中。
6.难道他们没有仰观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完美无缺的?
7.我铺展大地,将许多山岳置于其上,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
8.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个归依的仆人。
9.我从云中降下吉祥的雨水,借以繁茂大量园林、谷物、
10.高大而果实累累的椰枣树,
11.用作众仆的给养。我借雨水复苏旱死的城镇。死人的复活也是这样的。
12.在他们之前,否认使者的人有努哈的宗族、兰斯的居民、赛莫德人、
13.阿德人、法老、鲁特的同胞、
14.丛林的居民和屯拜尔的百姓,他们都否认了使者,所以我警告的刑罚降临了。
15.我对第一次创造无能了吗?不然,他们对于再造是心存怀疑的。
16.我确已创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念;我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他。
17.守护在右边和左边的两个天使记录着每个人的言行,
18.他每说一句话,都有天使当场监察。
19.临死的昏迷,将昭示真理。这是你一向逃避的。
20.号角将吹响,那是警告实现之日。
21.每个人都要到来,驱赶的天使和见证的天使,将与他同行而至。
22.你确曾忽视此事,现在我已揭开你的蒙蔽,所以你今日的眼光是锐利的。

【注释】

1-5.“戛弗。”关于此类字母的含义,请参阅“黄牛”章首节经文注释。
“以光荣的《古兰经》盟誓。”安拉以《古兰经》发誓,向阿拉伯人发出挑战:这是由你们使用的阿拉伯语字母构成的经典,如果你们怀疑或否认,那么就试拟类似的一部,或类似十章,或一章。一般而言,以字母起始的章节,后面的内容多与确立《古兰经》的可靠性有关:“戛弗。以光荣的《古兰经》盟誓。”阿拉伯语中使用发誓词或句,是为了让读者和听众对其后的话语引起足够重视。
安拉以光荣的《古兰经》起誓,是为了揭示如下的事实:
(1)阿拉伯多神崇拜者不应该对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出自他们同族的使者的来临感到惊讶:“难道他们因同族的警告者来临而惊讶吗?不信者们说:这是奇事!”即他们惊讶安拉派来的使者不是天使,而是他们族中的一个人。
(2)多神崇拜者否认死后复活。他们说:“难道我们既死之后,已成泥土,还要还原吗?那太不近情理了。”他们认为人一旦死亡化为泥土,再行复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安拉驳斥了他们的谬论:安拉是万物的创造者,洞幽烛微,知道人死后大地是如何吞噬其肉体的:“我确知大地对他们的吞噬,我这里有一部受保护的典籍。”即安拉知道人死之后,肉体如何腐朽。先知(愿主福安之)说:“阿丹的每一个子孙都将被泥土吞噬,惟有其尾骨留存——他从中被造,还将由之组合。”(穆斯林、艾布·达乌德等辑录)万有产生和灭亡的所有细节,安拉记载在一部受天使保护而不遭恶魔破坏的“典籍”中——即记载一切存在始末细节的“牢哈•麦合福兹”(受保护的牌)。一切均如记载的那样发生,毫无出入。拥有如此大能者,难道不能复造曾经创造的东西吗?这并非不近情理,而是他们由于愚昧无知,草率地否定了真理。他们自己对否认复活的理由,也处在茫然之中:“他们否认降临他们的真理,他们处在混乱之中。”
6. 经文在论证复活的可能性时,并没有直接提出结论,而是展示了安拉创造万物的能力,以便让人们从这一角度,去推论复活对于安拉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难道他们没有仰观天体吗?我是怎样建造它,点缀它,使它完美无缺的?”否认死后复活的人,为何不抬头看看他们上面的天体?他们应该观察太阳、月亮和满目星斗,思考它们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试看它们有何缺陷。毫无疑问,人不可能发现任何漏洞或缺陷。正如安拉所说:“他创造了七重天,你在至仁主的创造物中,不能看出一点参差。你再看看!你究竟能看出甚么缺陷呢?然后你再看两次,你的眼睛将昏花而疲倦地转回来!”(67:3-4)
7-8.人应该知道,在所有星球中,适合人类生存的只有地球。平坦的大地,是人们最熟悉不过的。山峦,除了构成起伏有致的视觉美景,还钉子般起着稳固大地的作用:“我铺展大地,将许多山岳置于其上。”此外,还以各种植物点缀大地:“还使各种美丽的植物生长出来。”这一切,除了给人类生存提供足够条件外,还为了启发人类心智,诱导人们归依伟大的创造者:“为的是启发和教诲每个归依的仆人。”
9-11.雨水,也是安拉创造大能的体现:“我从云中降下吉祥的雨水,借以繁茂大量园林、谷物、高大而果实累累的椰枣树,用作众仆的给养。”通过雨水滋润干旱死寂的大地,使了无生机的种子生根发芽,进而成为茂密的草木和丰硕的庄稼。沙漠地带的阿拉伯人最熟悉的椰枣树,便是其中之一。安拉将这一切作为延续人类生命的给养。
事实上,雨水复苏旱死的大地,是死后生命复活最贴切的喻示:“我借雨水复苏旱死的城镇。死人的复活也是这样的。”人的浅薄与可悲,在于承认安拉所降的雨水对大地的复苏作用,却否认安拉对死者的复活!
12-14.确信死后复活的意义,在于约束人今生的道德行为,使人们真正像人一样生活,最终享受永恒幸福。而否认死后复活,除了导致人及时行乐,放荡不羁,还会招致最终的毁灭。历史上诸多民族遭受洪水、寒风、地震、咆哮的袭击,就是因为他们拒绝安拉派遣的使者的规劝,固守放荡堕落的生活方式:“在他们之前,否认使者的人有努哈的宗族、兰斯的居民、赛莫德人、阿德人、法老、鲁特的同胞、丛林的居民和屯拜尔的百姓,他们都否认了使者,所以我警告的刑罚降临了。”
15. 在陈述创造宇宙万物的大量事实之后,安拉质问否认死后复活的人:“我对第一次创造无能了吗?”意思是说,如果安拉没有能力,这一切是怎么来的?第一次无中生有的创造,完全证明再一次有中生有的创造的可能性和简易性。正如安拉所说:“他创造众生,然后再造他们。再造对他是容易的。”(30:27)“他为我设了一个譬喻,而他忘却了我曾创造他。他说:‘谁能使朽骨复活呢?’你说:‘最初创造他的,将使他复活。’”(36:78-79)安拉揭示了这些人的心态:“不然,他们对于再造是心存怀疑的。”由于缺乏思考和推断,他们对复活心存怀疑,但并无确凿的理由可以断定死后复活绝无可能。在古都斯圣训中,安拉说:“阿丹的子孙经常贬损我,他说我绝不能像初造他那样复造他,而实际初造并不比复造容易。”
16-18.安拉创造了人类,最了解每个人心中的善意和妄念:“我确已创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念;我比他的命脉还接近他。”人凭借安拉赋予的理智,可以了解许多事情,但最不了解的就是自己。人可能不明不白地说一些话、做一些事,而安拉比人自己的动静脉更临近人,全知人的一切情况。为了将来最公正地审判和清算人类,安拉在每个人的左右安置了两位天使,记录人的一言一行:“守护在右边和左边的两个天使记录着每个人的言行,他每说一句话,都有天使当场监察。”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一个人说一句安拉喜悦的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有何种结果,而安拉为之写下他对这个人的喜悦,直到他来会见他;而一个人说一句安拉恼怒的话,他并不知道这句话会有什么结果,而安拉为之写下他对这个人的恼怒,直到他来会见他。”(艾哈迈的辑录)大贤阿勒格麦说,许多话我本来想说,是这段圣训阻止了我。
19-22.人往往惧怕死亡,但死亡是不可避免的;不少人否认后世清算,而死亡之时真相大白:“临死的昏迷,将昭示真理。这是你一向逃避的。”当死亡的疼痛袭遍全身时,昏厥之中的人会感受到自己一向逃避的事情就在眼前。此时,人不会怀疑死亡是真实的,自己生前的行为受清算也是真实的。为此,人们总结出人在此时必然是善良的——“人之将死,其言亦善”。这是个人死亡时的情形。当世界大限到来,令万物死亡和复苏的两次号角吹响之时,每个人将随两位天使——一位驱赶他的天使,另一位见证他生前行为的天使——接受安拉的清算和审判:“号角将吹响,那是警告实现之日。每个人都要到来,驱赶的天使和见证的天使,将与他同行而至。”这时候天使将奉命告诉他:你以前所受的蒙蔽现在就要揭开,你将清楚地看到自己生前行为的是非利弊,你此时的眼光必定是锐利的:“你确曾忽视此事,现在我已揭开你的蒙蔽,所以你今日的眼光是锐利的。”事实上,归信安拉、接受天启生活方式的人,在今世就已经最大限度地摆脱物欲的幔帐,拥有透视两世福祸的敏锐。此时他们要做的,只是领取安拉早先许诺的恩惠;而拒绝正信,甘愿像牲畜一样生活的人,对私欲无尽限的顺从和荒谬的迷信蒙蔽了他们。只有在复活之后幔帐被揭去时,才对一切恍然大悟,但此时已经良机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