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血块(阿莱格) - العلق

导 言
章名由来:章首提到安拉用血块创造了人,故名。
与“无花果”章之间的联系:“无花果”章指出,安拉把人创造成了具有最完美形态的存在,本章则阐述人形成的某些具体环节——凝固的血块。
本章的降示情况:阿伊莎说,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最初接受的启示是真梦,梦境清晰得如同曙光一般。后来先知开始喜欢一个人独处,他常到希拉山洞独自祈祷,一去就是几天。每次去都带着干粮,每过几天又回到赫蒂彻跟前,准备同样数量的干粮,然后再回到山洞。直到有一天,安拉的启示降临。那是在赖买丹月中,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正在希拉山洞,天使吉布利勒来对他说:“你读!”先知回答说:“我不会读。”于是,吉布利勒紧紧地抱住先知,直到先知筋疲力尽时才放开他。吉布利勒又对他说:“你读!”回答是同样的:“我不会宣读。”吉布利勒再次紧抱,然后松开说:“你读!”这样反复多次,吉布利勒最后教他说:“你应当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宣读,他用血块创造了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教人用笔写字,他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这便是最早降示的《古兰经》节文。
这一突发事件使先知感到万分恐惧,他颤抖着回到家中,余悸未消,让妻子赫蒂彻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以求镇静。平静下来后,他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妻子,并说担心自己会遇到不测。赫蒂彻劝慰道:“不会的,指安拉起誓,安拉绝对不会使你出丑,因为你对族人亲友是仁慈的,你扶弱济贫,救助无辜,敬宾好客。”(布哈里、穆斯林辑录)

بِسْمِ اللَّهِ الرَّحْمَنِ الرَّحِيمِ
ٱقۡرَأۡ بِٱسۡمِ رَبِّكَ ٱلَّذِي خَلَقَ (1) خَلَقَ ٱلۡإِنسَٰنَ مِنۡ عَلَقٍ (2) ٱقۡرَأۡ وَرَبُّكَ ٱلۡأَكۡرَمُ (3) ٱلَّذِي عَلَّمَ بِٱلۡقَلَمِ (4) عَلَّمَ ٱلۡإِنسَٰنَ مَا لَمۡ يَعۡلَمۡ (5) كَلَّآ إِنَّ ٱلۡإِنسَٰنَ لَيَطۡغَىٰٓ (6) أَن رَّءَاهُ ٱسۡتَغۡنَىٰٓ (7) إِنَّ إِلَىٰ رَبِّكَ ٱلرُّجۡعَىٰٓ (8) أَرَءَيۡتَ ٱلَّذِي يَنۡهَىٰ (9) عَبۡدًا إِذَا صَلَّىٰٓ (10) أَرَءَيۡتَ إِن كَانَ عَلَى ٱلۡهُدَىٰٓ (11) أَوۡ أَمَرَ بِٱلتَّقۡوَىٰٓ (12) أَرَءَيۡتَ إِن كَذَّبَ وَتَوَلَّىٰٓ (13) أَلَمۡ يَعۡلَم بِأَنَّ ٱللَّهَ يَرَىٰ (14) كَلَّا لَئِن لَّمۡ يَنتَهِ لَنَسۡفَعَۢا بِٱلنَّاصِيَةِ (15) نَاصِيَةٖ كَٰذِبَةٍ خَاطِئَةٖ (16) فَلۡيَدۡعُ نَادِيَهُۥ (17) سَنَدۡعُ ٱلزَّبَانِيَةَ (18) كَلَّا لَا تُطِعۡهُ وَٱسۡجُدۡۤ وَٱقۡتَرِب۩ (19)
【译文】

1.你应当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宣读,
2.他用血块创造了人。
3.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慷慨的,
4.他教人用笔写字,
5.他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6.绝不然,人确是悖逆的,
7.因为他觉得自己是无求的。
8.万物只归于你的主。
9.你告诉我吧!
10.那个禁止我的仆人礼拜的人;
11.你告诉我吧!如果他是遵循正道的,
12.或是命人敬畏的;
13.你告诉我吧!如果他是否认真理,背弃真理的,
14.难道他不知道安拉是监察的吗?
15.绝不然,如果他不停止,我一定要抓住他的额发——  
16.说谎者,犯罪者的额发。
17.让他去召集他的会众吧!
18.我将召集强悍的天使。
19.绝不然,你不要顺从他,你应当为安拉叩头,你应当亲近安拉。(此处叩头!)

【注释】

1. 毫无疑问,只有学习过文字知识的人方能阅读,而先知穆罕默德是文盲,自小未受过教育,既不会读书又不会写字。所以,当安拉派天使命令先知“读”的时候,先知如实回答:我不会读。安拉对他说:“你应当奉你的造物主的名义宣读。”即安拉已经遴选你为使者,安拉是创造万物的主,如同从无中创造万有一样,完全能够直接赋予你读的能力,你以安拉的名义读降示于你的《古兰经》。阅读是获取知识的必然途径。安拉给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降示的第一节经文无关礼拜,也非斋戒或其他功修,而是“读”。这充分彰显出知识在伊斯兰中的崇高地位。这与安拉将知识作为认主独一、拜主独一信仰的首要条件,将求知定为男女穆斯林的主命一样,体现出伊斯兰信仰体系以知识为基础的特色。
2. 自安拉创造人祖阿丹和哈娃之后,全人类的孕育和出生始终在遵循统一的规律:精卵结合,然后形成血块,接着变为肉块,随后产生骨骼,骨肉合璧,最后整体成形,孕育成为活生生的人。这里提到的“血块”是胎儿形成经历的关键阶段之一。
3. 安拉再次命令先知读:“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慷慨的。”这里除了告诉我们获取知识需要反复阅读,还让我们知道,安拉是慷慨的主,要把人类在两世中需要的一切赐予我们,让我们通过知识去获取。
4-5. 这是安拉使人类成为万物之灵的奥秘之一:“他教人用笔写字,他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安拉不但赋予人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还赋予人类将读与写联系起来的智慧。谁都知道,大千世界的众多被造物中,唯有人能用大脑思维、能以阅读获取知识、能用笔写字。由于人类具有用笔写字的特点,知识才得以积累,经验才得以传承,信仰和思想才得以赓续,各民族之间的互补与完善才成为可能。假如安拉没有赋予人类书写的智慧,那么以上这一切都不可能,而那将会使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多么巨大的障碍。先知穆罕默德是一介文盲,阿拉伯民族是一个没有受过古代文明影响的群体,却被赋予了实践和传播崇尚读与写的宗教的使命,奇迹正在于此。安拉说:“他给文盲群体派遣了本族的使者,他给他们宣读他的迹象,净化他们,给他们教授经典和智慧,尽管他们此前处在明显的迷误之中。”(62:2)比起让一个原本有文明积淀的民族变得更有知识,使一个文盲民族变成知识与科学的先锋,无疑更能体现安拉降示的正教的现实性和普世性。这也许能够回答安拉为什么没有将最后的启示降于希腊、罗马或其它什么民族,而降于文盲的阿拉伯民族的疑问。
6-8. 安拉创造人类,赋予人类倾向善恶的本性,同时又赋予求知意识,降示天启教导,就是为了让人们在由恶向善,由愚昧到文明,由野蛮到驯和,由迷信到正信的转变中,体现自由意志接受造物主考验的意义。安拉指出,人性的弱点之一,是一旦享受的恩典多了,觉得自己成功了,不再需要别人帮助时,就会狂妄自大,傲视一切,上悖逆主,下欺凌人。于是,人在物质世界的成功,变成精神、信仰乃至两世整体失败的根由。这种人,如果在今世不及时悔悟,回归正途,那么,后世必将受到创造他、养育他的主的清算和惩罚。安拉是万物的最终归宿。
9-12. 安拉在这里举了一个实例,揭示作恶者的悖逆和狂傲表现:“你告诉我吧!那个禁止我的仆人礼拜的人;你告诉我吧!如果他是遵循正道的,或是命人敬畏的。”伊本•阿巴斯说,有一次,安拉的使者在礼拜,艾布•哲赫勒过来制止,安拉便降示了这节经文。意为:你告诉我,艾布•哲赫勒之流为何狂妄到如此地步?竟敢阻止先知和穆斯林崇拜养育宇宙万物的主、做安拉的奴仆,而要他们去崇拜那些泥石偶像,丧失人起码的理智!他所制止的人——先知和穆斯林是遵循正道的,是命人畏主守法的,他怎么能制止?他有何理由这样做?难道他善恶不分吗?
13-18. 艾布•哲赫勒之流如此否认真理,如此拒斥先知的号召,难道不知道安拉时刻在监察他们的言行吗?他们应该立即停止作恶,否则,安拉将命令众天使拽着他们这些说谎者、犯罪者的额发,将他们拉进火狱。他们在今世不是常以人多势众夸耀吗?那么,就让他们召集自己的支持者去保护自己,安拉亦将召集强悍的天使,看谁是胜者!
19. 当时,艾布•哲赫勒是伊斯兰的劲敌,但他们的倒行逆施决定了他们必将失败。安拉告诫先知:“绝不然,你不要顺从他,你应当为安拉叩头,你应当亲近安拉”即你不必理会他的制止,更不要顺从他,继续拜主、亲近主。亲近安拉的人,无论如何势单力薄,必定是最后的胜者;违逆安拉之人,无论多么人多势众必将是失败者。
感赞安拉,“血块”章注释完。